順德的文人畫家很多,畫風獨特突出、自成一派的才子也是不在少數,說到嶺南畫派畫風的傳承與發展,就不得不提到劉春草了!
劉春草是嶺南畫派宗師陳樹人的唯一弟子,也是嶺南畫派繼承者和開拓者之一。旅居馬來西亞50年,舉辦了一百多次的個人畫展,曾以一桿筆走遍世界。
書畫天賦從小啟蒙,拜陳樹人為師
劉春草(1925-2014),生于廣州,祖籍廣東順德。他的小學生涯,是在順德容山書院度過的。當時的容山書院的校長陳東海,是一位頗有名氣的書畫家。上中學時,劉春草父親在廣州經商,他就隨父親到廣州求學,他父親是位殷實富商,本人也愛好書畫藝術,樂于結交書畫界朋友,劉由于經常隨父左右,聆聽前輩談論書畫要領,遇上雅集揮毫,劉春草總是自動做磨墨張紙,靜觀前輩的筆墨功夫,他父親也買些名家書畫精品供其參考。
漸漸劉春草有了一些書畫基礎,有時與名家合作從中得到直接啟迪,清末太史桂南屏還收劉為門徒,研習書法,有時還由劉春草代筆桂太史署名。太史看好劉春草是位可塑之材,于是舉薦他向嶺南畫派宗師陳樹人學畫,陳一向不收徒生,但由于他與桂太史是姻親關系,礙于情面收了劉為弟子,劉春草成了陳樹人一位的入室門徒。
旅居馬來西亞,作品頗受歡迎
弱冠之年的劉春草,書畫藝術得到名師指點進步很快,抗戰勝利后,廣州經濟蕭條,但劉春草作品在廣州展出時,所賣出作品的款能買到一套民房。廣州解放前夕,應香港中文學院之邀,在港任教,在一次書畫展出中,一位馬來西業的教育界官員,甚為欣賞劉春草之作品,聘他到北婆羅洲從事教育工作,從此在北婆羅洲(今稱沙巴)成為一員馬來西亞華僑。
旅居馬來西亞近半個世紀歲月里,他是該國炎黃文化研究會會長,踏入中年游歷了大半個世界,曾到東南亞、歐美、澳大利亞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辦畫展,在西澳大學邊講學,邊采風邊創作,用1年多時間環游澳大利亞。在美國應加州大學之邀任教,其作品成為該校陳列收藏品。
此外,美國之三藩市、紐約及英國、法國、澳大利亞等國藝術館、博物館、文化機構都有珍藏劉教授的作品。北京人民大會堂也收了2幅作品,較早期的《月是故鄉明》,最近的《天下第一峰》都反映他的愛國愛鄉之情,《天下第一峰》是劉教授以尼泊爾寫生時為藍圖大型作品,畫幅有20多平方米,表現出中華民族氣派和中國人的人格。
劉春草是一個全才式的國畫家,無論花鳥、山水、人物以及各類動物他都擅長,都各具其美。劉春草在一本畫集的自序中曾說:“少年時是學習期,印格為書,寫景取真,勤誦唐詩宋詞,使筆底有墨韻去浮俗。”劉春草深得書畫同源、以書入畫的真諦,他的畫作并不著意傳承嶺南畫派的重渲染、撞水撞粉技法,而著意以構圖求氣勢、下筆見神韻、筆墨相輝映的文化品位,無論是中鋒、側鋒、偏鋒、逆鋒均能力透紙背,是嶺南畫派畫家中自覺回歸筆墨傳統的先行者。
他的作品如山水畫《松谷鳴泉圖》、花鳥畫《一擊千里圖》等筆力強勁,簡練概括、恣意縱橫、墨韻生輝,一顯大家氣象。中國美協常務副主席在《劉春草畫集》中這樣評說:“劉春草教授,他雄厚淋漓的筆墨精作,是嶺南畫系少見的。”
一桿畫筆、兩袖清風
劉春草常對人說:“我一生乘船很多,惟沒有上名和利這種賊船。”他淡泊名利,情系中華,關注嶺南畫派發展。難怪廣州嶺南畫派紀念館館長陳永鏘在《欣欣春草染春陽——向春草先生致敬》一文中這樣說:“藝術創作是一種人格的表露,風格樹立人格內涵,如老子說水善萬物而不爭,不妨低處是前程。”2007年4月劉春草在澳門舉辦“為澳門勞工子弟學校籌募教育基金義展”,籌得款項310萬元,悉數捐贈該校,可見其大師風范。
他旅居國外50載,不畏排華強權,歷盡艱辛宣揚中華文化;他在國外已是無限風光,古稀之年又毅然只身返鄉,只因思念順德故土的蒼蒼順峰山、婉轉德勝河......
來源:編輯整理
編輯:李曉華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