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簫音色純美自然、輕柔細膩,樂聲響起宛若輕風拂過,它不同于嘈雜喧囂的現代音樂,如同天上的流云,也被人贊為“天籟之聲”。
今年6月,倫教街道匯賢實驗學校將排簫這一漢樂器引入課堂,由點及面在1-3年級推廣,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音樂文化、奏響文化自信的新時代強音,推進學校向特色化、品牌化發展。
匯賢實驗學校舉行“新絲竹排簫樂團示范學校”授牌儀式。
日前,匯賢實驗學校舉行“新絲竹排簫樂團示范學校”授牌儀式。著名音樂教育家、廣東省音樂家協會普通音樂教育藝術委員會會長朱則平,廣東省音樂家協會普通音樂教育藝術委員會副秘書長周波,順德區教師發展中心音樂教研員康華,廣東省陳燕名教師工作室導師陳燕,倫教宣傳文體旅游(教育)辦公室 倫教文化站站長彭建生等出席儀式。
匯賢實驗學校校長黃咸成分享學校“極簡教育”,即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的“極簡理念”;琴、棋、書、畫、球類、跆拳道六藝齊修的“極簡課程”;學校、家庭、社區三方聯動的“極簡方法”。黃咸成表示,“新絲竹排簫樂團示范學校”的掛牌開啟了學校“極簡課程”的新篇章,他向廣東省音樂家協會及各級領導的關系支持表示感謝。前期,在廣東省音樂家協會的指導下,學校一年級學生快速學會使用排簫,學校能夠有條不紊開展校本課程實踐。“學校的‘極簡課程’課程體系將繼續往前走,讓每個孩子通過音樂的熏陶養成健康人格,伴隨孩子一生的幸福。”黃咸成說道。
“新絲竹排簫樂團示范學校”的掛牌開啟了學校“極簡課程”的新篇章。
據悉,為給孩子們帶來最好的排簫課程體驗,廣東省音樂家協會聯系安排了專業培訓團隊對匯賢實驗學校音樂老師進行排簫教學,由老師再向學生教課。“希望孩子們不僅要學好排簫,更要感受藝術、提高審美,掌握更多中華傳統文化的本領和知識。”康華表示,“除了排簫,也多了解身邊的粵劇、龍舟說唱、八音鑼鼓柜等傳統文化,走向更大的舞臺。”
朱則平對順德區學校實施美育工作成果表示肯定,對匯賢實驗學校把藝術教育、中華傳統文化教育貫徹到教學中的做法表示贊揚。“排簫是中國音樂文化的象征,中國樂徽就是排簫造型,希望排簫就像一雙翅膀,為孩子插上藝術的翅膀。”朱則平說道,希望學校以學輔德、以樂益智,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學生帶來排簫合奏《我有一只小羊羔》。
隨后,學校師生帶來排簫合奏《我有一只小羊羔》《卡薩布蘭卡》。據悉,匯賢實驗學校將中國傳統樂器學習融合到音樂課程中,1-3年級學生學習排簫,4-6年級學生學習阮它,鼓勵學生全員參與,在小學階段把這兩種樂器學好,得到更好的藝術熏陶。(韋薇)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