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誦詩歌,本就是一種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繼承和發揚,要經典文化在我們的手上發光發熱!“這更是我們給我們的后代樹立的一個榜樣,不要讓我...詳細>>
在大良當律師的彭建球獲知順德城市網將在1月31日舉行“冬日暖陽·清暉詩會”,酷愛作詩的他產生了濃厚興趣,隨即報名參加,加入了清暉詩會網...詳細>>
1月10日,本土詞曲作家陳列的“列哥系列講座”首場講座在順德清暉園內的清暉書院正式開講,列哥與市民一起欣賞交響樂《梁祝》,帶大家共同感...詳細>>
“一個家庭,如果他的孩子患上自閉癥時,也就意味著他們的長征之路開始了。”昨日(12月20日)的順德區融合教育研究交流活動中,機關幼兒園園...詳細>>
幾個月前,因為一首將各鎮街串聯起來的MV《順·德》而讓社會知曉的丁之文,如今有一個電影夢,計劃拍攝一部反映順德市民生活的電影《順德人家...詳細>>
群眾文化活動如何組織策劃?數字農家書屋應怎樣建設?數字資源如何利用?昨日(11月6日),順德區文化體育局組織來自順德各鎮街以及順德區文...詳細>>
把握中華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有助于實現中華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詳細>>
在順德說到曲藝,有一個人物不得不提,那就是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順德戲劇曲藝家協會副主席、容桂曲藝協會會長、容桂青少年曲藝團團長林少雄...詳細>>
蘇珥,乾隆三年(17 38)中舉,是當時嶺南有名的學者和書法家,是人所皆知的“惠門四俊”之 一。...詳細>>
孫蕡字仲衍,號西庵先生,南海平步鄉(今屬順德)人,生于元順帝至元三年(1337),自幼聰明好學,博覽群書。他生活于兵連禍結、元朝面臨總崩...詳細>>
拜龍母、扒龍船、互潑水,農歷五月初八,是順德杏壇龍潭村近800年傳統節日龍母誕的日子。今天,順德城市網記者帶大家走進杏壇龍潭村,從78歲...詳細>>
黃丹書(1757--1806),字廷授,號虛舟。順德人。清乾隆乙卯(1795)科舉人。詩書畫無一不精,與黎簡、張錦芳、呂堅并稱“嶺南四家”。著有《...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