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播放
八載烽煙,驅倭寇、永懷先烈。喜今朝、華夏在騰飛,同心結。值此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順德人以詩銘記、以詩緬懷,表達“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順德人的情懷和精神。
在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詩歌專場中,有老人、有90后、有軍人、有戰士,順德人創作了一首又一首紀念抗戰的原創詩歌,順德人用飽含深情的聲音在清暉詩會的舞臺上將它們朗誦,英勇的先烈們永遠不會被遺忘、抗日戰爭的精神永遠傳承著……
歲暮金陵天地昏,寒潮天冷霧沉沉。七十八載牢牢記,悼念
無辜慘死人。了卻塵風歸善境,收容三十萬冤魂。充城骨血不堪
葬,一枕愁思一枕痕……”,昨日(9月12日),一首又一首紀念抗戰的詩歌,在順德熱土誦起。經過線上一個多月的互動,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主題詩會昨日在清暉園正式啟動,表達了順德人“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情懷和精神……[詳細]
日寇侵華成劫難,
神州大地慘遭殃。
巢傾卵破尸橫野,
子散妻離淚斷腸。
攜手同心驅虎豹,
比肩聯袂殺豺狼。
年年吊祭先驅冢,
歲歲追思悼國殤。
楊韻華:開始有點緊張,中間就平復了好多。我自己在網上看到就報名了,因為抗戰英雄很偉大,希望可以表達對他們的感情,也可以鍛煉自己。
我,埋怨,
我不是一個琴師。
祖國呵,
因為我是屬于你的,
一個大手大腳的勞動人民的兒子。
我深深地,深深地,愛你!
我呵,卻不能,
像高唱馬賽曲的歌手一樣,
在火熱的陽光下,
在那巴黎公社戰斗的街壘旁,
撥動六弦琴絲,
讓它吐出震動世界的,
人類的第一首最美的歌曲,
作為我 對你的祝詞。
我也不會 騎在牛背上,
弄著短笛。
也不會呵,
在八月的禾場上,
把竹簫舉起,
輕輕地 輕輕地吹;
讓簫聲 飄過泥墻,
落在河邊的柳陰里。
然而,當我抬起頭來,
瞧見了你,
我的祖國的那高藍的天空,
那遼闊的原野,
那天邊的白云悠悠地飄過,
或是那紅色的小花,
笑瞇瞇的 從石縫里站起。
我的心啊,多么興奮,
有如我的家鄉,那苗族的女郎,
在明朗的八月之夜,
瘋狂地跳在一個節拍上,
…………
我的祖國呵,我是屬于你的,
一個紫黑色的年輕的戰士。
當我背起我的那枝陳舊的“老毛瑟”,
從平原走過,
望見了敵人的黑色的炮樓,
和那炮樓上飄揚的血腥的紅膏藥旗,
我的血呵,它激蕩,
有如關外那積雪深深的草原里,
大風暴似的,急馳而來的,
祖國的健兒們的鐵騎……
祖國呵,
你以愛情的乳漿,養育了我;
而我,也將以我的血肉,
守衛你??!
也許明天,我會倒下;
也許在砍殺之際,敵人的槍尖,
戳穿了我的肚皮;
也許吧,我將無言地死在絞架上,
祖國呵,在敵人的屠刀下,
我不會滴一滴眼淚,我高笑,
因為呵,我——
你的大手大腳的兒子,你的守衛者,
他的生命,
給你譜寫了一首崇高的“贊美詞”。
我高歌,祖國呵,
在埋著我的骨骼的黃土堆上,
也將有愛情的花兒生長。
程彥鈞:第三次參加詩會了,感覺詩會舉行越來越貼近時事,特別是大膽采用原創詩歌的模式較為新穎。
全民抗日起盧溝,
七十多年碑尚留。
黑水東南爭寸土,
長城內外護金甌。
南京痛失尸橫野,
北國悲歌血淚流。
國共八年同奮戰,
倭旗降下寇低頭。
盧興強:今年是抗戰勝利70周年,我今天朗誦的這兩首詩歌都是自己原創的。這也是為了緬懷那些為抗日戰爭勝利巨大犧牲的先烈,希望現在的年輕人能夠記住這段歷史,記住先烈們為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作的犧牲。
西海風高鼙鼓鳴,
水鄉豪杰奮長纓。
拼將熱血驅倭寇,
敢擲頭顱筑鋼城。
刀上下,劍縱橫,
真金烈火鑄人生。
江山百戰豐碑在,
壁上龍泉夜有聲。
陳熙媛:我第三次參加詩會了,上一期詩會是和奶奶一起參加的,這次是我自己一個人所以有點緊張,不過我還會繼續參加的。
曾記當年,
戰火狼煙,
籠罩城鄉。
嘆無辜百姓,
慘遭殺戮;
英勇將士,
血喋沙場。
霸占資源,
虐奪寶藏,
肆意橫行何等狂。
雖成往,
仇恨存心底,
世代難忘。
而今釣島持僵,
安倍晉三、魔爪又張!
幸炎黃后嗣,記牢血債;
人民軍隊,握緊鋼槍。
鎮守國門,
摩拳擦掌,
眾志成城衛海疆。
任美日,
妒中華崛起,
我自頑強。
羅桂根:第一次參加詩會,還是我老婆幫我報名的。不過你們的詩會辦得都很好,場面很震撼,同時自己也很喜歡詩歌表演,希望下次有機會再參加。
每當紀念抗戰勝利的時候
我從不歡喜
仰望著一輪明月
我不想說九一八的槍聲
不想說東三省成為滿州國
不想說盧溝橋上大刀砍坦克
不想說南京的孤兒怎么活下來
不想說大半個中國被鐵蹄蹂躪
不想說那些荒蕪的土地和燒毀的房屋
不想說那些餓殍載道和突然消逝的青春
我只想說村口那棵榕樹,滿身彈孔
咬緊在土里的根,
堅忍70年或者更久
把茂盛的綠開滿乘涼者的天空
苗劉敏婧:雖然我今年才讀6年級,但是已經參加過3期詩會了。我一直都很喜歡詩歌,我覺得詩歌朗誦是一種很好的文學交流形式,順德城市網提供的這個平臺讓順德的文學氛圍越來越濃厚了。下一次的詩會,我還會來參加。
七十四年前的家國
七十四年前的珠江
來了一群強盜
面對手無寸鐵的平民
隨意槍殺,任意蹂躪
擄我財富,奸我姐妹
罪惡滔天,江水悲咽
在明朝時,這群強盜
就沿海而來
甲午海戰的悲劇
強盜還想重演
一九四一年,珠江怒吼了
星海曲揮保衛黃河保衛全中國
萬頃秀美的三角洲平原
走來一批優秀的抗戰兒女
林鏘云、謝立全、劉向東......
他們縱橫河網
歷史應記住他們
他們是珠江縱隊
面對強盜,面對骨軟的偽軍
他們有槍的拿槍,有刀的拿刀
他們無槍無刀的,拿命相搏
他們說珠江田園不容鐵蹄辱
他們準備的怒火已積蓄很久
這是一個冬天
他們不到300人與2000敵人的對弈
他們不懼敵我的懸殊
他們是中華智慧的化身
他們說肥水大戰要在南番順再次上演
他們說甘蔗林,就是一把把飛向敵人的長矛
他們說魚塘河涌,就是來犯者的葬身之地
他們說都熟悉這塊土地
熟悉這塊土地每棟房屋的結構
熟悉每條村道,熟悉每個河流
熟悉每片蔗林、每個蕉林、每塊稻田、每個山崗
他們更熟悉視死如歸
他們把一顆顆子彈,射向敵人的心臟
他們是老百姓的救星
老百姓也把他們當親人
大娘大爺,運送水糧
兄弟姐妹,補給彈藥
軍民心連心,家國共命運
西海大捷,你以少勝多的故事綿延
你赤手空拳的氣概直插云宵
你珠江軍民的吼聲氣壯山河
看珠江日夜奔流南海
我再一次來到你的陵園
看松柏青青,綠樹成蔭
看南海風云變幻,世界并不平靜
我想蛇吞象的故事,
永遠不可能發生
我想真正的勝利,
不是武器的先進
不是強盜的行徑
真正的勝利,
是威威華夏五千年
既熱愛和平
又敢于痛擊外侮的信心
王崇山:參加過很多次你們的詩會了,個人很喜歡詩歌,也寫了三四首詩歌發到論壇上。這首詩呢,我是看了一個講述在艱難的環境下敵對抗戰的故事,感受良多,而寫下的這首詩。你們的詩會現在是越做越好了,很喜歡你們的詩會
七十年前的烽煙早已熄滅,
但七十年前的彈痕猶在墻壁。
中國,當年是誰讓你飽受創傷?!
又是誰,讓你悲痛哭泣?!
看啊,山川被踐踏,河流在嘆息。
看啊,家園被摧毀,同胞受壓迫
中華兒女啊!
又豈容自己的家園遭受蠶食?
多少的仁人志士,
咆哮著發出那不屈不撓的奮勇抗擊。
拼盡了生命和熱血,
只為了美麗中國不再凄然淚滴!
國,是祖先傳承下來的疆土,
家,有親人在安居生息。
我們的國家和人民,
不容許任何列強霸占和壓迫!
昨天,
先輩們用血肉筑起了新的長城!
今天,
我們用勝利的歌聲吼出中華民族強大的聲音!
現在,七十年前的歷史過去了,
今后,
我們需要用更多的七十年來,銘記!
梁少華、梁藍天、梁力天:本來是計劃一家四口參加詩會的,但爸爸工作太忙了。雖然是首次參加,但我覺得能有這樣的平臺提供給市民展示自己,我覺得非常好。希望這次詩會給孩子更多正面教育,讓他們了解祖國歷史同時也鍛煉他們的膽量。
怒??駷?,翻史頁,凄風凜冽。
回望眼、滿洲淪陷,寇軍肆虐。
虜騎摧殘烽火亂,屠刀指向人煙滅。
義填膺,奮起為國殤,誰能怯?
盧溝月,淞滬血,
南京恨,多悲切。
嘆英姿鐵馬,苦戰妖孽。
槍桿八年寒氣重,人民四億丹心烈。
舊河山,血路闖出來,千秋業。
獵獵旗風定遠猷,
雷鳴七秩嘯吳鉤。
金城柱石籌先策,
滄海艨艟鎮舊仇。
湔恥百年強社稷,
靖烽千里壯貔貅。
執戈冷看胡塵起,
立馬披襟向海頭。
付新輝:一開始看到這兩首詩時,我就覺得它們寫得非常好,很有氣勢。今年是抗戰勝利70周年,借此機會,我也想通過朗誦,來表達自己對那些為抗日戰爭作出巨大貢獻的先輩的一份緬懷之情。
70年前
日寇在祖國母親身上所犯下的暴行
將全面抗戰的烈火點燃
民族存亡的關鍵時刻
炎黃子孫不怕犧牲、不畏強敵
始終充滿著必勝的信心
堅持進行艱苦卓絕的抗爭
萬眾一心、百折不撓
八年艱辛漫長的抗戰
迎來了決定世界命運的最終勝利
血火淬煉的抗戰精神
永遠銘記在所有期望和平的人民心中
并在歷史的星空定格成永恒
70年后
抗戰勝利紀念日首都的閱兵
是為了銘記歷史、守望和平
是對正義戰勝邪惡的紀念
它是實現中國夢堅定意志的彰顯
它是維護世界和平堅定決心的宣示
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
勿忘國恥、圓夢中華
肩負振興祖國的重任
唱響抗戰勝利的贊歌
為取得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而驕傲
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光輝事業而奮斗
梁丹璐:第一次自己上臺表演,感覺有點緊張,發揮的不是很好,選擇這首詩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這首詩的作者是媽媽的朋友,比較有意義。很喜歡你們的詩會,以后會多參加這些活動
我是一名90后
一名或許在大家眼里什么歷史都不懂、只會玩手機的90后
我真的是這樣嗎?
小學的時候
我確實不明白什么是“抗日”
隱隱約約記得老師說
是要“打倒日本鬼子!”
是中國人要打鬼捉妖么?
所以我們要打起地道、埋地雷、仿麻雀?
我真的不是很明白
初中的時候
我的近代史學得很好
我開始有點憎恨日本了
我沒有辦法理解
日本怎么可以簽個《馬關條約》就割走了臺灣
日本怎么可以那么天真地想要三個月滅我大中華!
日本怎么可以無情殺害我們中國的人民!
日本怎么可以如此蹂躪我們中國的婦女!
日本怎么可以不承認錯誤還執意扭曲史實!
欲文過飾非,卻擢發難數、罄竹難書
印象深刻老師說過:“落后就要挨打!”
所以我知道了
中國不可以再落后、不可以再封閉自己
高中的時候
我選擇了文科
歷史老師給我梳理和詳細講述了更多的古今中外史
我終于可以把事件都串聯起來了
并不是唯獨中國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
并不是只有中國人民在孤軍作戰
中國人民是和世界人民一起“反法西斯”
一起反侵略、反戰爭!
這是一場世界大戰
一場追求民主、獨立、和平的正義之戰!
中國人民八年持久抗日勝利
一洗了百年的屈辱
保衛的不只是中華,
還有世界千千萬萬的人民
每次提到1945年8月15日
我總是會覺得很心疼也很激動
老師說:“這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愛國主義和民族自豪感!”
是的
這是中國人與生俱來的愛國主義和民族自豪感!
如今,我已經大學本科畢業了
成了一名不折不扣的90后大學生
很多朋友跟風去自學日語
很多同學癡迷了日本動漫
很多年輕人愛上用日貨
有人說
90后的我們,忘本了!
確實
我們并沒有經歷過戰爭的煎熬與苦難
也并不希望再有戰爭
但不代表我們已經把歷史、國恥忘記了
我們不會忘記!
更不可能忘記!
這些民族的傷痕
一道道無形地烙印在每個國人心中
一次次警醒著我們
與生俱來、不可泯滅!
我開始慢慢領悟了:
人非草木,無情重生
人皆血肉,剛柔并濟
而千千萬萬中華先輩
哪怕血成河、肉筑城
留下給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就是希望我們能夠——
有幸今生
有福氣地活下去!
劉敏婧:雖然我今年才讀6年級,但是已經參加過3期詩會了。我一直都很喜歡詩歌,我覺得詩歌朗誦是一種很好的文學交流形式,順德城市網提供的這個平臺讓順德的文學氛圍越來越濃厚了。下一次的詩會,我還會來參加。
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鎖著中國呀……
風,
像一個太悲哀了的老婦。
緊緊地跟隨著,
伸出寒冷的指爪,
拉扯著行人的衣襟。
用著像土地一樣古老的,
一刻也不停地絮聒著……
那從林間出現的,
趕著馬車的,
你中國的農夫,
戴著皮帽,
冒著大雪,
你要到哪兒去呢?
告訴你,
我也是農人的后裔——
由于你們的,
刻滿了痛苦的皺紋的臉,
我能如此深深地,
知道了,
生活在草原上的人們的,
歲月的艱辛。
而我,
也并不比你們快樂啊,
——躺在時間的河流上,
苦難的浪濤,
曾經幾次把我吞沒而又卷起——
流浪與監禁,
己失去了我的青春的最可貴的日子,
我的生命,
也像你們的生命,
一樣的憔悴呀。
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鎖著中國呀……
沿著雪夜的河流,
一盞小油燈在徐緩地移行,
那破爛的鳥篷船里,
映著燈光,垂著頭,
坐著的是誰呀?
——啊,你,
篷發垢面的小婦,
是不是?
你的家,
——那幸福與溫暖的巢穴——
己被暴戾的敵人,
燒毀了么?
是不是?
也像這樣的夜間,
失去了男人的保護,
在死亡的恐怖里,
你已經受盡敵人刺刀的戲弄?
咳,就在如此寒冷的今夜,
無數的,
我們的年老的母親,
都蜷伏在不是自己的家里,
就像異邦人,
不知明天的車輪,
要滾上怎樣的路程?
——而且,
中國的路,
是如此的崎嶇,
是如此的泥濘呀。
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鎖著中國呀……
透過雪夜的草原,
那些被烽火所嚙啃著的地域,
無數的,土地的墾植者,
失去了他們所飼養的家禽,
失去了他們肥沃的田地,
擁擠在,
生活的絕望的污巷里;
饑饉的大地,
朗向陰暗的天,
伸出乞援的,
顫抖著的兩臂。
中國的痛苦與災難,
像這雪夜一樣廣闊而又漫長呀!
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鎖著中國呀……
中國,
我的在沒有燈光的晚上,
所寫的無力的詩句,
能給你些許的溫暖么?
劉家萍:我是一位老師,以前都是推薦自己的學生來參加詩會,而這次我和另一位老師一起來了。我們之所以選了這首詩,主要是因為我們覺得這首詩特別表達了文人的激情,既有對祖國的擔憂,又有對祖國未來的希望。
王園迪:第一次參加這種詩會,同時這個詩會的氛圍很好。通過朗誦詩歌,傳遞當代青年的愛國之情,銘記歷史,不忘過去。這種詩會有利于優秀文化的傳承。
70年前的今天
舉國為之振奮歡騰
那個人民用血淚畫的衛國戰爭句號
早已凝練成了史詩,鑄成了豐碑
70年后的今天
舉國為之麻木不仁
那個血淚書寫的句號
落寞的沉寂在史書的某個角落
70年——古稀的年齡
兒時的往事
苦痛也罷,歡欣也罷
都去了
70年
時間像滾滾東流
任是洪流、浪花
最終都成了天上云雨
70年
進化論的詞典里
只剩下“生存”
干凈、簡潔、有力
70年前今天遭遇的運命
也許就是
70年后今天的運命
歷史總在死循環
蔡仕萌:我從小就想當兵,也很熱愛朗誦,所以想通過這次詩會表達我對抗日英雄和人民子弟兵的感情。我參加過3次詩會,每次都很不一樣,但每次都遇到程彥均,他朗誦非常厲害,我要向他學習。
夜,
籠罩了順峰山,
模糊了山水。
皓月當空,
灑下銀輝滿地,
追憶這片土地的輝煌,
訴說崢嶸歲月。
走上一處高地,
我舉目遠眺,
尋找古圣先賢的足跡,
呼吸帶著露水的空氣,
在心里細細品味,
這座城市的味道。
古塔上,
槍炮洗禮的痕跡模糊可尋,
我在心中不斷吟誦飽含熱力的詩句:
桃花潭水深千尺,
難及軍民魚水情。
炮火連天遍神州,
齊心協力驅盜寇。
此刻,
我站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
凝視東方,
夜色逐漸褪去,
東方泛起魚肚白,
如畫江山在我眼前徐徐展開,
目之所及也不斷擴大,
延伸到很遠很遠。
夜晚的潮氣,
打濕了我的頭發,
卻明亮了我的雙眼,
在片土地上,我自由的呼吸,
收拾一夜疲憊,
和人們一起,
激情四射迎接朝陽,
信心滿滿擁抱生活!
七十年前的生命和鮮血,
締造了我們新的家園,
今天,
我們將這份家業好好保護和傳承。
每一天的好日子,
是對先烈最好的告慰!
每一家的幸福生活,
是對歷史的最好銘記!
李敏:我是個老師,第一次參加詩會,很多小孩子都參加,都很厲害,我也希望給自己的學生樹立一個榜樣。選擇這首詩主要是感覺這首詩的感情變化大一點,體現展望未來的美好愿望。
黎燕月:這首詩是我的朋友在我們一起去參觀倫教三洲紀念碑后有感而寫的。這次我替我的朋友上臺朗誦這首詩,也是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能夠更多地了解曾經順德人民抗戰的歷史事跡。
八載烽煙,驅倭寇、永懷先烈。
猶記得,百團殲敵,平型大捷。
血戰臺兒天地撼,氣沖淞滬山河裂。
奏凱旋、四海慶和平,多親切!
經七秩,情尚熱。
歌志士,瞻碑碣。
駕輕車又賞、芷江風月。
中國軍民英氣勃,東洋鬼子陰魂滅。
喜今朝、華夏在騰飛,同心結。
梁虹云:我參加過第一屆詩會,那次的主題是中秋,而這次是抗戰,不同的活動主題有不一樣的心情和感覺,通過這兩次活動我感覺到短短幾年時間城市網就已經壯大了好多,連長槍短炮都多了,比起第一屆是進步好多。
殘留在身體里的彈片
長成了新的錚錚鐵骨
周身深深淺淺的傷痕
在風風雨雨的日子里
高高低低地反復呻吟
生命隨年華漸漸衰敗
回憶卻依然清晰呈現
那些英年早逝的戰友啊
常常在夢里細細訴說
他們說戰火紛飛的慘痛
他們說舍身救國的慷慨
他們說魂歸故里的激動
他們說國土繁榮的喜悅
他們說子孫安康的欣慰
他們是那黃澄澄的泥土
他們是那清凌凌的溪流
他們是那綠油油的枝葉
那天邊燒得火紅火紅的云霞啊
是他們對華夏大地最深情的注視
他們一刻也不曾離去
他們說
褪去野獸的殘暴與血腥
摒棄心靈的狹隘與偏見
每一抔泥土
每一條河流
每一片森林
每一個生命
都無比珍重
大地處處平和安靜
溫暖又明亮
那才是最深沉的緬懷
最厚重的祭奠啊
他們說
彭海英:第一次參加詩會,剛來到就感覺得場面很震撼,這次詩會城市網組織得很好。對詩歌比較有興趣,但是平時比較少參加這種詩會
沉睡的獅子
你可知道?
你的鬃毛被黑太陽扯得零亂
我被你的悲吼
攪得徹夜不眠
也許是夢
猜透了我的心情……
啊!
95后的我
已無法想像
當年的戰火紛飛
啊!
那深埋的記憶
多少威武英烈
拋頭顱灑熱血
鑄就鐵血河山
啊!
那些飲血的尖槍
那些腐銹的子彈
那些被你纂改欺騙著的
數不清的眼睛……
友好歸友好
歷史歸歷史
莫失莫忘
魯曼丹:這次詩會組織得很有意義,用原創詩歌來朗誦,更能體現當下我們對抗日歷史的銘記,也能讓更多年輕人走進歷史。這次帶了兒子來,但他還太小,以后有機會會和兒子一起上臺朗誦。
倭寇侵華遠未忘,
同仇敵愾恨盈腔。
狂吞釣島如鷹犬,
妄拜亡魂似虎狼。
荒謬新愁聞鬼哭,
蕭森舊債痛麟傷。
青天有眼循王道,
護國捐軀氣宇昂。
蕩寇降魔七十年,
山河壯美換新天。
復興大道豺狼伺,
斬棘披荊步向前。
梁曉茵:很早就聽說過城市網的詩會活動了,一直都想來參加但因為工作原因,每次都錯過。這次終于參加到了,感覺真的很不一樣。不管是朗誦者還是原創者,水平都很高,以后會盡量抽時間出來多參加活動,希望有天能夠朗誦自己的詩歌。
當充滿獸性的熏心利欲肆意膨脹起來之時,
當禽獸的鐵蹄正大步踏碎山河之時,
當殺人如麻的快感正行轉于全身之時,
斧頭、鐮刀再殘破也能御敵殺敵。
本來蒼穹底下的數朵白云已染成血紅,
本來陽光普照下的萬物已頓失生機,
本來向往江河的飲馬已不見蹤影,
一切生長在塵世中的美物逐漸被荼毒成泥。
吹響了的沖鋒號角沒有一點詩意,
曾經手握著的紅纓槍槍頭閃著寒光,
當年的英雄年紀尚少,
也知道這是他們的故里。
子彈帶著悲憤的怒氣呼嘯而去,
炮彈在狂妄的氣焰中炸裂開了,
硝煙撲鼻而來,
持續了一個哀傷的古稀。
戰士如精靈般永生不滅,
將軍如雕塑般永垂不朽,
元帥如山岳般永世不倒,
而你閑庭信步時胸中韜略如詩如詞。
想起對家人的牽掛,
收起亡靈的囑托,
懷著對諸山諸水的眷戀,
多少烈士對敵毫不遲疑。
當鐵蹄踐踏過的土地長不出新綠,
你們卻愿意化作春泥——
八年后的春天,
你們用生命換來的鮮艷之花駐滿了新枝。
時間猶如一位不朽的畫家,
在天與地之間隨意潑灑,
只是不肯畫下時光隧道,
叮囑我們每走一步都留下美好的記憶。
時間猶如一位不屈的證人,
任憑你如何抵賴與抗辯,
他都嚴正地提醒那些心存僥幸之徒,
切勿再筑兩國的藩籬。
滔滔的黃渤海水啊,
你為何經年都那么怒號不止?
你也曾靜靜地告訴過我們,
那邊依然還有不肯低頭的法西斯!
那么,
我們只能韜光養晦在靜待時機,
用我們的堅強與聰慧,
在我們養精蓄銳以后,
在適當的時間,在適當的地方,
給它一次讓它口服心服的沉重打擊。
那么,七十年以后的國人們啊,
請您們記住:我們有過這段難以忘懷的歷史。
葉伊娃:這次活動主題比之前明確,也很有意義,可以讓年輕一代更好了解那段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