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如常
想回頭談談順德參與式預算的社會反響。
有點遲?網絡評議最高潮過了,面談會也開了,真的遲了嗎?
可是,高潮過后,再來看,或許會更加清晰,更加客觀。
筆者關注順德參與式預算,其實跟一個人有關,可是我并不認識她。去年也是偶然的機會,順德在推參與式預算項目面談會期間,筆者看到城市網的報道,里面有提到一個臺灣的研究生特地到順德來研究這個改革項目。筆者當時的反應就是,這個改革真有那么特別嗎?于是自己也就開始去關注這個新事物。
作為天天都會點開城市網看一看的老網友,我自然是第一時間就看到了今年的變化。項目多了,從4個增加到39個;方式變了,往年是直接用面談會的方式,今年是直接用網絡評議+面談會的方式,誰都可以在網絡平臺上說兩句。
當時筆者也有個疑問,大門打開了,有人會進來嗎?專家代表、公眾還有項目部門都會有什么反響?
筆者肯定是很積極的,憑著自己的理解和經驗提出一些疑問。讓筆者沒想到的是,每一個疑問基本上相應的部門都做了很及時的回應。筆者分析了一下,估計是這樣一個原因,因為把項目預算及方案信息公開了,全社會都可以看到,對項目部門來說,本身就是一種壓力和推動,因為部門要考慮社會影響,另外代表、網友的意見會對最后的預算結果產生影響,因此部門必須重視。從這個角度看,參與式預算其中一個目的,即對部門推動,效果是達到了的。
那么網友公眾,這個改革創新最關鍵的一個群體又如何呢?筆者注意到,有媒體報道說,“一周的時間39個項目僅僅千多個點贊,每個項目平均點贊數不足30個,從這個角度說,效果并不比面談會好很多,遠遠沒有達到改革的初衷”。看到這個的時候,筆者下意識地想,老實說,如果僅僅是從點贊數來講,確實不算多。但是,難道這個網絡評議的效果如何僅僅看點贊數嗎?不是更應該看有多少人關注了,還有多少人評論了嗎?
首先說數據。筆者雖然是城市網忠實網友,但是肯定是看不到他們的后臺數據的,不知道每個項目的點擊量有多少。但是剛好這幾天有個案例可以拿來類比一下,上周順德城市網報道了5歲女孩樂樂患了白血病,順德社會各界1天之內捐了15萬的事情。我看了下城市網的微信,這條新聞的當天閱讀量達到10700多個,但點贊數只有56個。也就是說,很多人看了這個信息,可能會選擇自己感受,會選擇轉發分享,甚至直接就跑去捐款了,但未必會點個贊,相比之下點贊在整個行為表達里面并不是最重要。那如果按照這個媒體的觀點,那是不是說點贊數才幾十個,關注的人也就是這幾十個呢?這個事情報道的效果就很差呢?這自然是講不通的。
另外,在順德生活了一段時間的人其實都很清楚,順德人性格內斂,不愛表達,很多事情他們其實都在關注,都在看,但是未必會去說。因此,為什么在順德,搞論壇沒有人氣,這就是關鍵原因。這就不難解釋,為什么參與式預算項目的點贊數不多了。因此,不表達并不意味著不關注。從順德城市網公布出來的數據,收到的實實在在的評議意見近1000條,10天的關注度達到十幾萬。相比于那1000多個點贊數來說,這些實實在在的意見和關注度不是更有價值嗎?
其實,筆者真正想說的,還不是糾纏這個數據本身,而是態度。參與式預算在順德,生下來才3年時間,完全一個新的東西。回頭看這三年,每一年都有一些創新,每一年都有進步,步子也邁得越來越大,特別是今年,直接把近40個項目公開,讓全社會來監督,來評議,老實說,這個魄力,這種態度,筆者非常欣賞,因為尊重了社會,尊重了公眾。愿意把大門打開,這本身就是最大的價值、最大的效果。
況且,任何一個新生事物都需要經歷一定時期被認知,也要經歷一定時期的摸索,嘗試,從而找到合適的方式去生長。才剛剛開始嘗試著去做,就被一瓢冷水潑下來,試問,這樣的媒體態度是否又是負責任的呢?筆者無意批評某個媒體,而是感慨于,現在能夠真正客觀、理性地進行輿論引導的媒體已經不多了,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是片面,斷章取義,這樣的引導給社會心態將帶來多么惡劣的影響?筆者不敢想象。
如果筆者不是一直在關注這個改革項目,或許也不會去研究這么多,或許一聽“39個項目點贊數才1000多”的定論就會形成“效果不好”的印象,而又有多少人真的像筆者這樣,剛好在研究,觀察呢?誤導,是多么可怕的事情,而沒有寬容心又是多么可怕的心態。
為了一件事情能夠健康地推動,筆者期待更多的理性和有價值的推動,無論是個人,還是媒體,都應如此!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