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她是熱心幫助街坊的社區志愿者;他是不求回報,熱心家鄉建設發展的香港僑胞;他是甘于奉獻、居民信賴的社區干部……他們并非身居廟堂之高,他們的事跡也算不上驚天動地,他們只是大良平凡的一份子,卻用自身行為詮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遞了城市正能量。他們是鳳城凡星,文明之光!
即日起,順德城市網聯合大良街道辦,推出鳳城凡星候選人系列報道,透過鳳城凡星候選人的點滴事跡,一起來感受鳳城正能量。
鳳城凡星郭健標
做公益慈善在大良蔚然成風,不僅企業家熱衷做慈善,很多普通的市民也通過各種方式做慈善,實現自己的價值,郭健標就是其中一位。
在郭健標的家里,厚厚一摞的獻血證十分耀眼:200毫升、300毫升、400毫升,有全血,也有血小板……透過這些數字,仿佛看到那殷紅的血液挽救的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仿佛看到愛心和正能量的無限傳遞……113條獻血記錄,郭健標總獻血量是11.22萬毫升。
“無償獻血,加入志愿者服務隊,這些都是力所能及的事”
“我是一名無償獻血志愿者,獻血早已融入了我的生活,只要身體條件允許,我愿意一直做下去。”
厚厚一摞的獻血證十分耀眼
1998年,很多人對“獻血”這兩個字非常陌生。當時在讀高中的郭健標第一次獻血。當時,他很好奇,便走上獻血車詢問獻血相關情況。在工作人員的解說下,郭健標了解到獻血不僅對自己身體有好處,還可以幫助別人。于是,他便毫不猶豫獻了血。
此后,郭健標便和獻血結下“不解之緣”。獻全血間隔時間需要半年,“我從1998年開始第一次獻血,后來加入順德區紅十字會無償獻血志愿工作者服務隊,積極宣傳無償獻血,這些都是我力所能及的事情。”郭健標說,這些年他見到太多患者急需用血時的迫切和緊張。正是因為懷抱一顆無私熱忱的助人之心,郭健標總是在急需用血的關鍵時刻隨叫隨到。
在郭健標看來,獻血還是檢驗一個人健康水平的標準,因為只有最健康的人才能獻血,20年來,自己一直在堅持獻血,他說自己很幸運。
“會繼續無償獻血,直到身體年齡不能獻為止”
“一個人獻10000毫升,還不如50個人每人獻200毫升。獻血是一個相互影響和感染的活動,只有更多的人參與和加入,我們的愛心才能更好地延續下去。”
無償獻血20年,郭健標已經成為了獻血達人。他深深感受到,獻血是一個集體性的事業,只有人人都參與,這樣才能讓獻血事業一直處于良性循環。
2009年,郭健標加入順德區紅十字會無償獻血志愿工作者服務隊,積極宣傳無償獻血,為獻血者提供服務,后來還成為隊伍的骨干,為宣傳無償獻血寫了報道文章十多篇,更好地促進宣傳無償獻血。“十年前,大家對無償獻血的認知非常有限。”發動宣傳更多的人參與,成了郭健標最重要的事情。
上街做活動發宣傳資料,一對一向獻血者宣講如何科學獻血,獻血車開進了村居、企業、學校……在郭健標在內的一群獻血志愿工作者的努力下,順德越來越多人知道并參與到了無償獻血事業中。
多年堅持獻血、宣傳獻血讓郭健標與無償獻血這份愛心事業緊緊聯系在一起。最讓他感到自豪的是,在他的帶動下,家人與身邊的朋友也一起加入獻血的隊伍中。
如今,郭健標與一群獻血達人在一起宣傳和交流獻血的好處,“無償獻血讓我覺得自己活得更有意義,接下來我還是會繼續獻血,一直獻到我身體年齡不能獻為止。”郭健標說。(黃婷)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