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也要捐錢,暑假了,希望條件不好的小朋友也可以去旅行。”養正西山學校小學四年級的程芷(化名)跟媽媽說。
一聽說順德正在發起一場“慈善萬人行”暨“廣東扶貧濟困日”,程芷的媽媽駱女士打聽清楚,6月30日,德勝廣場有現場募捐,就決定和女兒一起,把愛心和希望傳播到更多人那里。
活動:讓更多人關注扶貧濟困事業
今年6月30日,首屆“廣東扶貧濟困日”,當天,佛山五區將同時推進慈善萬人行活動。上午9點半,順德分會場在德勝廣場讓活動推向高潮。
以公務員、學校師生、企業代表為主的各方陣共計1000余人,將從德勝廣場德民西路出發,途經國泰路、碧水路、民安路,回到德勝廣場,同時,方陣成員將在現場帶頭捐款。
不過,募捐并非只在當天進行,即日起至7月15日,市民都可以向所在鎮街的慈善會募捐。募集的資金,除提交總額的30%由省統籌使用外,剩余的70%將留在區鎮兩級慈善會,用于區內各鎮街的扶貧及順德區對口扶貧的連南、英德的貧困戶身上。
將6月30日設為廣東扶貧濟困日,旨在提醒全社會關注廣東省情:“全國最富的地方在廣東,最窮的地方也在廣東。到現在這個發展階段,最窮的地方還在廣東,這是廣東之恥,是先富裕地區之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如是撂下狠話。
而聲勢浩大的“慈善萬人行”活動引爆后,將讓更多人關注扶貧濟困事業,不僅通過募捐行為獻愛心,直接解決貧困戶的實際問題,也讓全社會對弱勢群體有更多認知,從而體現更多人文關懷。
傳統:愛心路上順德一直前行
順德對慈善事業早已駕輕就熟,“慈善萬人行”之前即已舉行過。2005年,順德區各界1萬多人沿順德新城區的德勝廣場繞場一周,向路人宣傳慈善,募集捐款,中華慈善大使成龍參與了此次活動。共籌得善款超過1.54億元。
扶貧濟困,是順德城市的一項傳統。
獻血,是很多順德市民日常生活的“習慣動作”;
企業家樂衷慈善,甚至不乏親力親為的典型;
每當需要幫助,僑胞們一定傾情解囊;
2008年汶川地震,806平方公里的順德,捐贈了2.5億元物資,在全國同級地域遙遙領先;
去年,“愛心包裹”這一創舉,讓順德區在人民大會堂獲得特殊貢獻獎;
……
慈善會和扶貧辦的工作人員表示,順德區的籌款能力、救助水平非常有優勢。而且,順德的慈善文化日益成熟,市民對慈善活動非常熱心,許多要求對于順德來說,已經是一種常態。像程芷一樣的孩子有很多,從小就有幫助別人的意識,也有許多渠道可以去實現自己的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