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城市網消息 (見習記者關永亮) 明明沒車,也得乖乖地空等紅燈,這樣的經歷你有沒有?
如果有了智能交通,想必你不再苦惱!
“智能交通系統動工啦!”3月27日,順德區環境運輸和城市管理局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今年3月—12月期間,順德區將在大良、容桂中心城區的97個路口建設智能交通系統”,其中大良龍的路口等4個地點已破土動工。順德區環境運輸和城市管理局表示,此次智能交通系統升級,目的是為了緩解順德目前交通擁堵狀況。
神奇:自動調整等紅燈時間
記者了解到,事實上,順德區早已開始交通信息化建設,目前全區有255個主要路口安裝了單點定周期信號機,但是不具備聯網功能,不能通過指揮中心實現區域自適應控制。此外,一些主要路口雖已安裝監測設備,但暫未覆蓋全區。
環運局表示,雖然60多個路口已安裝視頻監控,但只能滿足一般的路口監控,沒有高分辨率攝像能力。而交警管理部門雖已建警力配置平臺,目前系統只有監控和違法處理的功能在使用,在交警指揮管理和分析研判方面的需求并未得到滿足,未能發揮智能交通的作用。
而整個交通工程建成后,將具備高清監控、交通誘導、高位高清監控等功能。“最直接的一個效果就是,非高峰期實現綠波效果,即根據道路通行情況信號燈自己調節等候時間,如果車少就是綠燈多、紅燈少,跑起車來基本不用停,直接減少了延誤時間,可以緩解交通堵塞。”據介紹,在交通平峰時段,如果車主在某路段設定速度,則該路段80%路口基本都能實現綠燈通行。
目前,順德智能交通工程已經開始動工。按照計劃,一期工程以大良、容桂等中心城區范圍為建設重點,建設交通信號控制系統、視頻監控系統、交通誘導系統、交通流采集系統、移動警務系統、交通綜合信息安全共享系統等,這些子系統將集成進交通綜合管控平臺,旨在重點解決中心城區目前的交通擁塞的尖銳矛盾。
市民:期待綠燈不再難等
日前,智能交通系統工程已在大良的龍的路口、麗景花園路口、大良醫院路口、羅定邦中學路口等地同時開工。
記者走訪這四個路口發現,四處基本位于環市南路(105國道)、居民樓、學校等建筑較多的地方,車流、人流較大,上下班時間均需要交通燈疏導。但是非高峰時間,1公里1個交通燈,無論有車沒車,走走停停則讓人心煩。一陳姓司機說到這些路口,就十分惱火,“這不到1公里就1個紅綠燈,連續3、4個,都浪費時間在等燈上了”。比如從大良醫院往龍的路口方向行駛,每個交通燈綠燈僅有10多秒,而紅燈則1分多鐘,“加上黃燈頂多不過10秒,綠燈難等啊!”
對此,剛剛從云路小學接小孩放學的梁小姐表示,“智能交通系統建成之后,孩子過馬路就安全多了。”而剛剛下班路過的黃先生則告訴記者,目前因該路段也屬于大良升級改造道路,擔心升級交通系統會使道路變得更擁堵,不過其對年底將投入使用的智能交通系統也表示充滿期待,“看看到時候能有什么新轉變。”
■名詞解釋
智能交通系統
主要用于檢測控制和管理公路交通,在道路、車輛和駕駛員之間提供通訊聯系。它將對道路系統中的交通狀況、交通事故、氣象狀況和交通環境進行實時的監視,依靠先進的車輛檢測技術和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獲得有關交通狀況的信息,并根據收集到的信息對交通進行控制,如信號燈、發布誘導信息、道路管制、事故處理與救援等。
綠波帶
這是“自適應交通信號控制系統”的重要環節,綠波帶最理想的狀況是,在不擁堵的正常情況下,開車在一條主干線上行駛,信號燈會依據來車,自動調整變換,信號燈會跟著車流,像綠色的波浪一樣延伸。只要車輛勻速行駛,進入綠波帶區域時第一個信號燈為綠燈,那么就將一路綠燈。非高峰時段,優先主干道,可以實施“綠波帶”保障主干道暢通無阻;擁堵時,就不能實施“綠波帶”了,這時候智能系統優先考慮的不是主干道,而是整個區域信號燈合理優化,不要產生嚴重堵車點。
■溫馨提示
由于涉及路口多、施工進度緊,施工期間不可避免會對城區的道路通行、路面造成一些影響,為此區環運城管局要求項目建設單位盡量與區內目前城市道路的改造項目同步進行,合理安排好工期,安全施工,文明施工,最大限度減少對市民出行的影響,同時也請廣大市民給予理解和支持。
(編輯:方亦)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