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權利可以是政府權力的靠山
順德區容桂街道決咨委會議
十幾人與十幾億
和其他許多官員不同,讓賴雪暉操心的事,不是自己手里的權力太少了,而是太多了。
在中國的政治序列里,他掌管的是一個極其微小的單元——佛山市順德區容桂街道。這里沒有人大和政協,除了警察以外的公務員只有90個左右。賴雪暉這個街道工作委員會書記,是這里的“一把手”。
這個微小得像粒原子的地方卻蘊含著原子彈一樣巨大的能量:8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60萬的常住和流動人口,超千億的工業總產值,和每年十幾億元的財政收入。
容桂的問題,也是整個順德區的問題。據佛山市委常委、順德區委書記梁維東介紹,1992年的時候,順德有79.5億元的GDP,和1000個公務員,而到了2012年,2236億元的GDP“基本上也是對應同等數量的公務員”。“我們顯得越來越疲于奔命!”
在容桂,原則上,街道的財政支出最后要報區人大批準。但在實際工作中,十幾億的財政如何花,主要由街道的17位黨委班子成員說了算。
“權力不是越大越好,必須要有一定的約束?!睘闄啻蠖鄲赖馁囇?,相信“絕對的權力會導致失控”。
黃淼便是容桂的約束力量之一。在街道的推動下,這個本土商人和其他30多人一起,在2010年組成了一個叫做“決策咨詢委員會”的機構。小到紅綠燈的設置、道路維修、路邊停車規范問題,大到財政預算、政府工作報告,容桂所有與市民相關的議題,在提交黨政聯席會議作出最終決定之前,都要經過這個委員會的討論。
2010年4月,在討論當地一家醫院異地重建問題時,委員們對醫院布局的討論,甚至“細到太平間的具體位置和朝向”。還有人提議,要取消玻璃幕墻,改為廉價的瓷磚外墻。依照這些意見,相關部門對建設方案作了相應修改。
2012年國慶,容桂街道準備與隔江的大良街道共同舉辦焰火晚會。但這一需要撥款30萬元的提案在決咨委遭到一致反對,最終不得不作罷。
“又不是十年一次的大慶,干嘛要花這個錢?”黃淼的反對理由相當簡單。第二天,在另一場合,有干部半是玩笑半是埋怨地對他說,“都是你小子搗蛋,才讓晚會沒弄成?!?br />
“搞簡政強鎮改革,設決策咨詢委員會……容桂的一系列做法,很有可能把社會管理帶到最理想的格局——強政府,強社會。”著名的中國改革問題專家鄭永年在看到容桂的改革后如此評價道。
而容桂的未來,也預示著順德的未來。2011年,原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在順德調研時要求,“實行大部制必須合理界定政府職能,建設‘小政府’,否則就不堪重負”,“成為‘小政府’,就必須建設‘大社會’”。
容桂決咨委成立后不久,順德區決策咨詢委員會成立,隨后,各鎮街、各部門紛紛成立各自的咨詢委員會。截至2012年年底,順德共有各類決策咨詢機構37家,委員1087人。
不僅如此,2012年,順德區政府還拿出兩個財政預算項目作為“參與式財政預算”改革的試點,在社會公開召集代表進行評審。
區財稅局一位官員介紹,雖然以前政府的預算要經過人大的審批,但在中國的現實里,人大代表往往以政府的意見為準,很難對預算案作實質的修改,“現在至少在提交人大表決之前,政府部門提供了一個公眾參與、發表意見的平臺”。
在財稅局績效科科長吳巍看來,這次公眾評審不同于以往的財稅局邀請專家評審,“以前請專家評審還要給錢,意見是否采納我們有話語權,現在和民眾坐在一起,大家話語權都很平等的。”
據他回憶,在上下午兩場的公眾評審中,大家熱情很高,“嘴巴都在不停地說”。公眾的質疑讓有的部門負責人“難以應付”,甚至有部門不得不在現場承認“預算編制有點閉門造車,還有很多漏洞”。
你都沒準備好,叫我們來干什么
從評審現場的熱烈氣氛很難想象,在財稅改革方案初向社會公布的時候,民眾對這項改革并沒有表現出太多的熱情。
兩個試點項目確定后,順德區財稅局通過網站公示和社會創新中心的微博,對外征集參與式預算項目面談會的代表。但在7個工作日的征集日期內,僅有一名代表報名參加。為此,財稅局不得不將公眾代表征集時間延長,最終才征集到18名公眾代表。
與財稅局在改革開始遇到的尷尬情況相似,行政服務中心主任閔樂萍在籌備“行政審批改革決策咨詢評審委員會”時,也不太順利。
這位曾在區政府辦公室參與籌備區一級決咨委的官員,本來準備向社會公開征集委員,但當她將決咨委籌建的消息在報紙上登出,并開放接受社會報名后,收到的報名表卻“連10份都不到”,而且,其中大部分并不能令她滿意。她甚至發現,有人是想“借此撈到一些與政府打交道的機會”。
因此,閔樂萍不得不轉而開始自己尋覓合適的人選,才最終湊齊所需的20多位委員。
相比于民眾的不適應,官員的不適應需要閔樂平花費更多的精力。
為了各部門作出的審改方案能讓委員們看得懂,閔樂萍對提交的方案內容,曾作了詳細的規定,不僅要求刪去其中的空話、套話,還專門制定了一個規范的格式供各部門參考。在這個格式里,有詳細的表格要部門在其中填上改革了哪些內容,甚至留出空格要求明確填出自己的審改方案中削減的事項達到百分之幾,是否達到區里要求的30%。
但即使如此,依然有部門提交的方案不合格,甚至有的部門把列的表格直接刪去。面對這種情況,閔樂萍不得不再想辦法與部門溝通,要求補充材料。
部門的方案達到要求以后,她還讓工作人員用十來頁A4紙制作了一個詳細的表格,其中清晰地將政府審改工作的要求和部門方案實現的內容列在一起。
“大社會的培植需要漫長的過程?!表樀聟^委書記梁維東對于推動公眾參與政府決策時可能遇到的種種問題有清醒的認識,“但是如果向著這個方向走的話,社會的和諧與活力能夠取得很大程度的提升?!?br />
這種漫長的過程,容桂同樣在經歷。
對于每位決咨委委員,容桂街道都給予每年一定數額的“車馬費”。在宣布這一規定時,時任街道工作委員會書記列海堅專門強調,這是“開口費”,不是“封口費”。為了讓委員“開口”,容桂街道不僅每次開會前都會給委員們快遞詳細的材料,甚至考慮“為只會說順德話的委員配上普通話的同聲傳譯”。
據黃淼回憶,在召開第一屆決咨委運行時,委員們熱情很高,但討論的場面有時候很混亂,經?!耙粋€人的話還沒說完,就被下個人打斷了”。甚至有一名校長在會議上舉手,卻并沒有就正在討論的議題發言,而是問“前幾天打的一個報告怎么還沒有批下來”。
為此,剛剛換屆的第二屆決咨委專門制定了新的議事規則,參照經典的《羅伯特議事規則》,規定在議事過程中要做到“不跑題,不打斷,不超時,不攻擊”。
容桂的事實證明,需要“開口”的并不僅僅是決咨委委員,更多的可能還是官員。在一次討論道路工程建設的會議上,決咨委主任委員孫志恒對政府的質詢沒有得到滿意的回答,他生氣地說:“你都沒準備好,叫我們來干什么?”隨后,賴雪暉不得不出面親任講解員。
我們最大的靠山就是決咨委
實際上,準備好的順德官員正在變得越來越多。
負責“參與式財政預算”試點工作的吳巍對此有深切感受。拿著手里兩份厚厚的財政預算案,他感慨說,“至少比以前厚一倍”,“平時一個項目,單位絕對報不了這么多資料”。
這得益于“公眾參與”帶來的壓力。在得知本部門的《孕前優生健康檢查項目》被確定為試點之后,區人口和藥品衛生監督局就開始從各方面補充材料,不僅包括檢查項目的收費標準,甚至包括負責進行健康檢查的計生服務站的檢查資質。
一位在區政府辦公室工作的官員則感到,在各部門設立決咨委以后,“出臺的改革方案數量少了”。她還記得剛到順德時,國土部門的改革方案一年就有十來份,但現在“也就三四份”,但是“慎重程度要高很多”。
公眾參與能帶給順德的好處,絕不僅止于此。區委書記梁維東表示,順德的目標是“通過決策咨詢制度,從外面引進好東西,讓我們領導班子的視野更加開闊,并以此凝聚社會共識”。
越來越多的實踐表明,這個目標正在一步步實現。
有一次,順德區政府要出臺一份獎勵企業創新的文件,每年投入960多萬元資金引導扶持企業加強工業設計。但是,這個方案拿到決咨委會議上進行討論時,葉中平委員提出反對意見,“如果這樣的政策執行一年后再來審視,我猜測,絕大多數資金都被大企業拿去了”,“應該規定中小企業在總量中的比例,同時,還要規定每個企業能拿到的上限”。
而所有這些意見,都反映在了政府最終出臺的方案中。
對于由公眾參與帶來的變化感受最深的,或許還是賴雪暉。這位基層的書記開玩笑說,每當遇到上面介紹的不適合當地發展的項目時,他會拿出“決咨委不同意”這條理由作為擋箭牌;若是政府推進的某一項目遭到民眾的反對,他也會對民眾說,“這是決咨委同意的”。
“決咨委分擔了政府很多的壓力。”這是賴雪暉的切身感受。
據一位容桂官員介紹,有一次容桂討論投資6.5億元建醫院,而當地一年的建設投入也不過一兩億元,如此大的項目難免影響到其他行業的建設投入。“但決咨委一討論,各界代表都形成共識,推進自然就順利了?!?br />
“我現在最大的靠山就是決咨委。”賴雪暉想了想,認真地說。(記者陳卓)
■早前報道
(編輯:柱子)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