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是善良的白衣天使,他有一種舍己救人的好品質,護士服務周到,倍感親切,能醫百病驅瘟疫,令人起死回生......”近日,一段《贊· 白衣天使》的短視頻在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流傳開,短視頻高度肯定了醫院的技術和服務,表達了對醫護人員的感謝。
神經內科的醫護人員觀看患者的致謝視頻
真誠動情的致謝,引得眾多醫護人員感動不已,直言“雖非專業制作,勝過億元大片。和諧醫患關系是戰勝病魔最重要的保障,感謝患者對我們的肯定與鼓勵。”
優質服務,引患者親制視頻真情致謝
城網君了解到,這個視頻出自一名65歲患者李女士的創意。原來,3月19日凌晨,李女士在家中出現頭暈、惡心、乏力癥狀,由家人送至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急診科。經鑒定為腔隙性腦梗死后,醫院迅速給予了相應的專科治療并展開了手術,有效地控制了患者的病情。
住院期間,主管醫生細心排查,請婦科醫師專科會診,排除了患者患腫瘤的可能,讓患者放下了顧慮。此外,患者還被查出糖尿病血糖控制欠佳,既往血糖控制也不理想。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主動宣教飲食、運動、用藥健康管理知識等給患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因感受到醫院醫護人員對待病人的專注與關心,從生死線上回來的李女士在出院的第二天,將自己在醫院的點滴經歷,包括醫院的環境配套、設施設備、醫療服務等做成視頻,發送到科室醫護人員手中,還與先生攜手來到醫生辦公室,送給主管醫生何錦昌和神經內科一區全體醫護人員一面錦旗。
何錦昌表示,收到這份“禮物”很驚喜。“醫患關系一直處于緊張的狀態,照顧好病人本是醫護人員的職責。能得到患者及家屬的肯定,建立了互信、和諧的醫患關系,對于我們來說是莫大的鼓勵!”何錦昌說。
過硬“取栓術”,挽救眾多腦梗死患者生命
就在醫院收到患者感謝視頻的同時,另一件令人感動的事也同樣發生在南方醫科大學順德人民醫院神經內科。4月5日,神經內科首例頸總動脈穿刺置鞘成功取栓,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患者是一位85歲的高齡病人。
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副主任醫師、神經內科副主任黎宏莊參與了85歲高齡腦梗死患者的急救。黎宏莊提到,醫院在順德有志青年自發建立的微信群“順德溶栓”發現此患者。經杏壇的醫生介紹,該患者于4月5日來到了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的急診,后轉入神經內科,科室主刀醫生與值班醫生的共同研究實施手術救治患者。
神經內科的醫生護士在查房
據悉,“取栓術”的穿刺部位有大腿、手臂、頸部。因頸部穿刺的風險性高,難度較大,為了保證手術的安全性與便捷程度,常規的“取栓術”會選擇在腿上穿刺,而這一次的案例本不外乎如此。但因在手術過程中,醫生發現病人年齡較高,大腿與手臂的血管皆迂曲。在場醫生當機立斷,在征得家屬同意之后馬上調整手術,改從病人的頸總動脈穿刺進而取栓。
“原本一個小時的手術,這一次持續了兩個多小時,幸好手術也成功了。”黎宏莊如是說,經過兩次血栓抽吸、兩次支架取栓,最終打通了病人的血管。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神經內科在危急情況下挽救了病人的生命,也實現了醫院“取栓術”從頸動脈成功穿刺取栓的零突破。
神經內科主任石向群表示,腦梗是目前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神經內科致力解決的方向。2015年,急性顱內大血管閉塞腦梗死急性取栓治療得到國際認可。但早在2012年,該醫院便已成功探索到治療患者腦梗的取栓再通大血管技術,截至今年,醫院接診的腦梗死患者已逾三百例,挽救了眾多腦梗死患者的生命。石向群強調,目前醫院的“取栓術”在順德區名列前茅,甚至領先廣東省內其他醫院。“我們希望更多有此病例的患者,在發現病情時能盡快就診,以防病情延誤耽誤最佳救治時間。”石向群說道。
“做了手術以后,我感覺好了很多。現在轉到康復科,身體恢復得很快。醫院的醫護人員技術很高,服務態度也很好,現在我也能走路、活動一下了。”在神經內科病房外,患者黃先生如是說。(呂曉秋)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