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醫科大學順德婦女兒童醫院ICU主任肖大為帶領ICU醫護團隊成功為一名產后重癥患者開展了首例PICCO監測技術,此項新技術的開展標志著該院重癥醫學科技術水平邁上了新臺階。
據悉,接受治療的是一位產后膿毒癥、多臟器功能障礙患者。為了進一步精準監測患者心功能、血流動力學,實現精準治療,讓患者快速恢復身體機能,重癥醫學科主任肖大為帶領團隊為產婦實施PICCO監測技術,根據所監測的各項血流動力學參數,實施精準容量管理并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肖大為(右)為患者進行了左股動脈穿刺置管術,并成功接上PICCO監測儀進行監測。
護士長黃妮娜則帶領科室骨干護士配合醫生進行PICCO的操作,并對PICCO新技術的護理要點進行了現場指導,要求出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醫生處理。
護士在操作PICCO儀器。
經過ICU醫護團隊的不懈努力及精準治療,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恢復平穩,一周后順利脫掉呼吸機,病情得到了控制轉到普通病房治療。
肖大為介紹,PICCO監測技術已成為 ICU 危重患者血液動力學監測的有效手段并廣泛應用。一般監護的常用參數(無創血壓、脈搏血氧飽和度、心率/心電圖)在許多情況下不能充分評估患者的血流動力學狀態,因為這些參數不能反映或充分反映患者血流量、外周血管阻力、氧供及其潛在的關鍵問題。
而PICCO技術具有簡便、高效、創傷與危險性小的特點,只需一根中心靜脈和動脈導管就能獲得連續、動態、精準的血液動力學監測數據,為危重患者的容量復蘇、液體管理、利尿劑的應用提供及時可靠的依據,能讓醫生直觀地了解患者血流動力學情況,根據不同狀況確定不同的治療方案,提高了急危重癥綜合救治能力,為進一步提高危重患者救治成功率開辟了一條新途徑。
脈搏指示連續心輸出量監測(Pulse indicator Continous Cadiac Output,PiCCO)是將經肺熱稀釋技術與動脈搏動曲線分析技術相結合,采用成熟的熱稀釋法測量單次心輸出量,并通過分析動脈壓力波型曲線下面積與心輸出量存在的相關關系,獲取個體化的每搏量(SV)、心輸出量(CCO)和每搏量變異(SVV),以達到多數據聯合應用監測血流動力學變化的目的。
凡是需要心血管功能和循環容量狀態監測的病人,均可采用PiCCO。如: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急性心功能不全、肺動脈高壓、各種大手術、嚴重創傷、燒傷及血流動力學不穩定等。
編輯:左翠銀
通訊員:黃欣英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