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
國家主席習近平2019年新年賀詞振奮人心,激勵著每一個人奮勇前行。
順德改革開放40年的壯麗畫卷,正是由鍥而不舍、努力奔跑的順德追夢人所繪就。站在新起點上,順德肩負起廣東省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實驗區的光榮使命再出發。當前,改造升級村級工業園、創造鄉村振興“順德模式”、黨建引領推動基層善治等正成為全區的共同目標和具體實踐。
為此,順德區委組織部聯合順德城市網第一時間推出特別策劃——《順德追夢人》。黨建引領,黨員帶頭!向擔當有為的黨員學習,進一步學習、弘揚勇于作為、敢于擔當的順德精神,全區鼓足干勁、奮發圖強,共同創造高質量發展的順德新奇跡!
★人物檔案
姓名:譚進紅
年齡:38歲
黨齡:14年
從事職業:倫教醫院主治醫師、外一科教學秘書
★追夢語錄
不忘初心,醫路前行,用耐心、真心呵護好每一位患者。每一位患者的笑容,都是對我工作的最大認可,一切的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希望用我的雙手,繼續為更多人帶去愛和幸福。
患者為譚進紅送上錦旗,表示感謝
“我們走的時候,雷波下了一場10年來最大的雪,有種瑞雪兆豐年的感覺……” 從2018年12月2日到2019年1月1日,這一個月倫教醫院外一科主治醫師譚進紅是在四川涼山州過的。
雖然時間短暫,可是作為貧困山區的支援醫生,譚進紅依然覺得這是他的醫者生涯中寶貴的一段。
1月7日下午,依然寒風凜冽,但剛回到順德的譚進紅已經忙碌了起來,他說,“這就是醫生的常態,因為病人需要你”。而這14年來,他更是時刻謹記“醫者仁心”,讓自己做一個有溫度的醫者。
一份感謝牌匾,深刻了“醫者”的涵義
眼前的譚進紅,“人高馬大”,要不是身披白大褂,恐怕誰都不會想到這是一位“膽大心細”的外科醫生。
說起為何從醫,譚進紅的思緒拉回到了10多年前。“高考時想報讀軍校,當一名光榮的軍人。但因為各種原因,最終和軍人夢無緣。”譚進紅笑著說,當醫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雖然上的并不是最理想的大學,可是譚進紅迅速調整了心態,大學期間奮發圖強,非常用功。
2005年,譚進紅大學畢業,進入倫教醫院,從此肩負起了“救死扶傷”的責任。
14年來,譚進紅時刻謹記“醫者仁心”,兢兢業業,以醫院為家,把病人當親人,10多年零醫療事故、零患者投訴。
但記憶最深刻的是,是譚進紅第一次收到患者送來的感謝牌匾,那一次他與同事挽救了一條臨危的生命。
患者為譚進紅送上感謝牌匾
那是一個最平常不過的早晨。
剛上班沒多久,譚進紅突然接到了電話,要立即對一位在交通事故中重傷的年輕人進行搶救。據了解,這位年輕人早上騎自行車上班時不幸被一輛小車撞到,導致腦出血,但司機逃逸。
急需馬上手術!緊急情況下,醫院和交警卻無法聯系上他所在的公司和家屬。時間就是生命,如果再拖延,大家都知道結果是什么。
譚進紅立即上報醫院領導。“最后,醫院領導和交警代表冒著巨大的風險代家屬簽了字。”經過分秒必爭的時間賽跑,譚進紅和同事終于把年輕人從鬼門關上拉了回來,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后來,年輕人的父親得知情況后,連夜從湖南搭火車來到倫教。“這位50多歲的父親掉著眼淚和我說,這是家里的獨子,千恩萬謝,膝蓋都要跪到地上了,我們趕緊扶住了他。”譚進紅現在依然還深刻地記得這位父親的心情。
年輕人恢復出院后,譚進紅收到了家屬送來的感謝牌匾,這是他從醫以來的第一次。然而,與其說這是一種成就感,倒不如說,對于譚進紅而言,這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救死扶傷”這四個字的分量。
給病人更多溫暖,從未后悔
作為一名外科醫生,譚進紅的日常幾乎被手術所填滿。一年下來,他參與的大小手術達600臺,有時連續手術20個小時,連吃飯、喝水都顧不上。
正在做手術的譚進紅
顧不上的,更多是家里。2015年的一天,凌晨3點,譚進紅還在給病人做手術,弟弟接連打了2個電話,他都沒接上,等到接上時,對面傳來的是父親去世的消息,“父親已經病了一段時間了,但自己連最后一面都沒見上”。說到此事,譚進紅眼睛泛了紅,哽咽了起來。
對女兒的照顧譚進紅也是“失職”的。由于太太也是倫教醫院的一名外科護士,有時兩人同時值夜班。那時,女兒還小,一個人在家里不放心,譚進紅就把女兒帶到醫院值班房睡覺。女兒半夜醒來,黑乎乎一片,又找不著爸媽,抱著被子就哇哇地大哭起來,聲音都哭沙啞了,很讓人心疼。“對家里人說沒有愧疚感,那是假的,但是很感激家人的理解。” 譚進紅如是說。
可是,面對一些特殊病人,譚進紅卻總是顧得上的。有一位肝癌晚期的病人,之前在多家醫院救治,醫生都下了“死亡通知書”,要求家屬盡快做好善后工作。為了減輕患者痛苦,家屬希望醫生繼續治療,讓患者走得安詳,但沒有如愿。幾經周折,家屬通過朋友找到了譚進紅。譚進紅沒有猶豫,立即向院領導申請,并提出自己主動上門為病人診治。在病人最后的一段時光里,譚進紅盡自己所能,減輕病人的痛苦,最后病人安詳地走了,對此家屬一直感恩在心。
譚進紅為沒有親屬照顧的老人患者買飯
還有一位90歲的老人家,由于腰椎骨折,別說走路,站立起來都已然十分吃力。但是譚進紅非常有耐心,細心診治,密切關注,最后恢復得很好。老人家還特地讓家人做了一副錦旗,親自送到譚進紅的手上。
譚進紅所在科室,屢獲患者送錦旗感謝
“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讓病人康復,讓他們不那么痛苦,你就會覺得再多累,再多苦,也是值得的。” 譚進紅感慨著說,從醫的時間越長,就越不會后悔自己的選擇,內心也會越來越熱愛這個職業。
支援涼山,希望能做更多
2018年底,得知到四川涼山州支援的信息,譚進紅主動請纓,他希望自己能為那里做點什么。從看到報名信息到和家人溝通、再到科室工作交接,前后譚進紅用了不到三天的時間。
12月2日,譚進紅和順德其他醫生帶著使命,踏上了2000里之外的四川涼山州雷波縣,開展為期一個月的柔性支援工作。
飛機從廣州到達西昌后,再經過近10個小時的汽車顛簸,譚進紅一行才到達雷波縣人民醫院。
一到醫院,稍作整理,譚進紅就馬上投入了工作,熟悉醫院和當地醫療情況,制定幫扶的方式。他首先著手技術方面的幫扶,手把手教當地醫生。此外,他還幫助科室完善管理制度,比如改進早交班制度。其他的時間基本是在做手術、查房、開展講座、走訪中度過。短短一個月里,譚進紅做了60臺手術,接診了90個門診病人。期間,還和順德其他醫生探訪彝族特困家庭兒童,為他們送上慰問品,用實際行動用心、用情幫扶涼山。
譚進紅給患者講解病情
譚進紅看望彝族困難家庭兒童
“一個月支援雖然很短暫,但對貧困地區的幫扶責任就一直刻在了心上,有機會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多。”在譚進紅心里,這是他人生的財富。
學習不止,追求有所建樹
對于未來,譚進紅說得最多的是“不斷提升自我,實實在在地為病人服務”。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老人病比如骨質疏松等病狀越來越多。為此,譚進紅定下了“小目標”:在骨質疏松領域有一定的建樹。2018年,經過努力,譚進紅考上了廣東醫科大學的在職碩士研究生,利用周末的時間上,繼續深造,不斷提升自我。
此外,譚進紅也是廣東省醫療行業協會骨質疏松防治佛山基地的秘書,日常負責各項科研工作。借這樣的機會,他充分利用省市醫療學術會議和文化沙龍,和上級醫院進行充分交流、學習,請教專家開展手術指導、復雜病癥的考證、危重病例的探討等,利用一切機會提升自己,讓自己專業上不落伍。難怪,醫院同事評價他是“專業技術的尖子生”。
譚進紅送醫進校園,儼然成了“孩子王”
■他說
倫教醫院副院長李敬虹:譚醫生是一名“多面手”,專業技術好,文藝也很活躍,還很有愛心、樂觀豁達,日常送醫進社區、進校園中也深得大家的歡迎。
倫教醫院副主任醫師、大外科主任賁呂金:大家都叫他“大紅”,不僅僅是他“人高馬大”,更是他和同事相處融洽、人緣好。此外,譚醫生責任心強,勤奮好學,工作能超預期完成。專業技術在同期醫生中屬于“尖子生”水平。平常服務病人態度好,零投訴,還利用空余時間走訪病人,主動為孤寡老人送藥上門。涼山條件很艱苦,但他都主動請纓,非常難得。
★系列報道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