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醫生,自從接受了介入治療,這兩個月來我下腹部墜脹、頻繁上廁所的情況好轉了很多,下腹部腫起來的包塊也摸不到了,感覺整個人都很輕松!”
近日,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腫瘤科副主任朱橋華在門診接診了前來復診的子宮肌瘤患者熊女士,她對介入治療“效果顯著,微創,不開刀”非常滿意。
原來,兩個多月前,熊女士因為子宮肌瘤前來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住院。在分析完熊女士的盆腔磁共振資料后,朱橋華認為是子宮肌瘤過大,壓迫膀胱,導致尿頻、尿急,下腹部明顯隆起。可以進行子宮動脈栓塞術。
隨后熊女士在該院的腫瘤科接受了介入治療,對子宮肌瘤的營養血管進行封堵,兩天后順利康復出院了。出院不久熊女士就感到,之前長期困擾生活的那些癥狀開始慢慢減輕,兩個月后生活質量得到很大的提升。最關鍵的是,熊女士通過介入治療,保住了子宮,不用進行開刀手術。
“畢竟我今年才36歲,不想這么早就把子宮切掉,因為子宮對一個女性而言實在太重要了”,熊女士說出了自己最真切的感受。
熊女士說起這幾年的尋醫問藥過程,心里也是百感交集。“得子宮肌瘤這幾年,我在多家醫院的婦科就診,有的醫師建議我開刀,如果想保留子宮的話,可以單純做子宮肌瘤切除術。也有建議直接把子宮切除的說法,我不是很甘心,能不能有其他辦法呢?”
“這幾年我上網查了很多資料,都說單純切除肌瘤很容易復發,說不準哪天還要再挨一刀。而我確實不希望切掉子宮。之前也了解到可以做介入治療,就是子宮動脈栓塞術。看了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的宣傳介紹,說可以進行子宮肌瘤的介入治療,于是就做了這個微創介入手術,沒想到效果這么好。”
【子宮肌瘤介入栓塞治療】
介入治療是近年來備受推崇的子宮肌瘤微創治療方法,在保留子宮的基礎上,同時能夠有效地消除子宮肌瘤引起的相關癥狀。子宮肌瘤介入治療是保宮治療的主要治療方法之一,下面為廣大女性患者解讀子宮肌瘤的基本知識和微創治療方法——子宮動脈栓塞術。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在育齡期婦女當中,大概每4個人就1人會得子宮肌瘤。雖然常見,但不是所有的子宮肌瘤都需要治療。如果出現下述表現,困擾生活,就要考慮治療。
■臨床表現
子宮出血:可表現為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或周期縮短,亦可表現為不規則陰道流血。
腹部包塊及壓迫癥狀:肌瘤逐漸生長,常能在腹部捫到包塊,可引起周圍器官壓迫癥狀,產生尿頻、尿急、大便不暢、排便后不適感。
疼痛:下腹墜脹感、腰背酸痛。
白帶增多。
貧血:由于長期月經過多或不規則陰道流血可引起失血性貧血。
不孕與流產:有些子宮肌瘤患者伴不孕或易發生流產,對受孕及妊娠結局的影響與肌瘤的生長部位、大小及數目有關。巨大子宮肌瘤可引起宮腔變形,妨礙孕囊著床及胚胎生長發育;肌瘤壓迫輸卵管可導致管腔不通暢;黏膜下肌瘤可阻礙孕囊著床或影響精子進入宮腔。肌瘤患者自然流產率高于正常人群。
■檢查方法
超聲檢查:為目前最為常用的輔助診斷方法。它可顯示子宮增大,形狀不規則,肌瘤數目、部位、大小及肌瘤內部是否均勻或液化、囊變等。
磁共振檢查:一般情況下,無需采用磁共振檢查,如果需要鑒別診斷是子宮肌瘤還是子宮肉瘤,磁共振尤其是增強延遲顯像有助于鑒別子宮肌瘤和子宮肉瘤。
宮腔鏡檢查:在宮腔鏡下可直接觀察宮腔形態、有無贅生物,有助于黏膜下肌瘤的診斷。
■治療手段
隨診觀察:如患者無明顯癥狀,且無惡變征象,可定期隨診觀察。
藥物治療:促性腺激素、米非司酮、達那唑、他莫昔芬(三苯氧胺)、雄激素類藥物,可抑制肌瘤生長,使肌瘤體積縮小,但停藥后肌瘤多數會再長大,且長期服用會引起人體內分泌失調,副作用不容忽視。
傳統手術治療:子宮肌瘤的傳統的手術治療包括肌瘤剔除術及子宮切除術,可經腹部亦可經陰道進行,也可行內鏡手術(宮腔鏡或腹腔鏡)。手術方式的選擇取決于患者年齡、有否生育要求、肌瘤大小及生長部位、醫療技術條件等因素。
(1)肌瘤切除術:將子宮肌瘤摘除而保留子宮的手術,主要用于40歲以下女性,希望保留生育功能者。
(2)子宮切除術:癥狀明顯者,肌瘤有惡性變可能者,無生育要求,宜行子宮切除術。
子宮動脈栓塞術:在DSA導航下,直接將一根“牙簽”大小的管子,精準地送到子宮動脈,注入栓塞材料,切斷子宮肌瘤血供,以達到肌瘤萎縮甚至消失。
其他治療方法:如海扶刀、射頻或微波消融治療等。
■子宮動脈栓塞術的治療原理
將牙簽大小的導管精準送到子宮肌瘤的營養動脈,注入栓塞材料封堵住營養血管,切斷子宮肌瘤的血液供應,使肌瘤缺血、壞死、萎縮,從而改善相關癥狀。
子宮肌瘤具有性激素依賴性,雌激素能促進肌瘤生長。切斷肌瘤的供血能阻止雌激素經血流進入肌瘤內,瘤體雌激素水平顯著下降,局部形成一個類似絕經期的激素內環境,肌瘤進一步萎縮。
子宮動脈栓塞后,子宮血供顯著下降,子宮內膜生長受到抑制月經量減少,經期恢復正常。貧血逐漸得到改善。
■子宮動脈栓塞術的優點
效果好:對大部分子宮肌瘤有較好的療效,栓塞后肌瘤縮小明顯,且保持穩定,復發率低。
創傷小,無手術疤痕:僅需在大腿根部穿刺股動脈,然后使用1.5mm的導管對子宮動脈進行超選擇性栓塞,治療后僅留下約1-2mm小切口。因此創傷小,并且術后沒有瘢痕。
避免切除子宮,保留生育功能:介入治療通過封堵肌瘤的營養血管,導致肌瘤缺血、壞死,逐漸縮小。而正常子宮肌肉的耐受力比較大,受到的影響不大。因此對于想要保留子宮和生育功能的女性,子宮肌瘤栓塞治療不失為一個理想選擇。研究表明,子宮肌瘤介入栓塞治療對子宮和卵巢功能無影響或只有輕微的、短暫的、可恢復的影響,不會影響以后生育功能,而且通過治療子宮肌瘤,還可以解決因子宮肌瘤導致不孕的問題。國內外研究結論:最佳懷孕時間最好是術后6個月。
痛苦小,住院天數短,恢復快:一般術后觀察2-3天即可,通常1周內即可恢復正常。
■哪些人適合做介入治療?
育齡期婦女,絕經期之前;
子宮肌瘤診斷明確,臨床癥狀明顯者;
保守治療無效或復發者;
要求保留生育功能者;
無癥狀性子宮肌瘤,肌瘤直徑大于4CM;
體弱或合并內科疾病,不能耐受手術者。
■哪些人不適合做介入治療?
并不是所有的子宮肌瘤都可以做子宮動脈栓塞治療,以下幾種情況并不適合:
明確已懷孕者。
有造影劑過敏史。
帶細蒂的漿膜下子宮肌瘤、闊韌帶肌瘤及游離的子宮肌瘤。
懷疑惡變者。
■介入治療后有哪些術后反應?如何處理?
子宮肌瘤微創介入治療因為創傷小,無需麻醉,在術中及術后一般沒有特別嚴重的不良反應,可能出現的反應有以下幾點:
缺血性疼痛:是最常見的不良反應,88.66%患者在治療后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腹脹、墜痛,持續時間不等,短側5-6小時,長則3天,給予止痛對癥處理即可緩解。
發熱:25%患者,尤其肌瘤較大的患者,栓塞后一周內可出現低熱,體溫在38°C左右。一般無需特殊處理,持續一周后,自行消退。
下肢酸脹無力:60%患者栓塞后,感覺雙下肢酸脹乏力,約持續一周后自然消失。
不規則陰道出血:少部分病人栓塞后可出現陰道少量不規則流血,同時還伴有內膜脫落,可能是栓塞后子宮血供不足以維持內膜生長有關。
肌瘤經陰道脫出:見于粘膜下子宮肌瘤患者,肌瘤缺血后脫落可從陰道排出,如遇肌瘤較大阻塞陰道口,可到婦產科就診經陰道取出。
除了子宮肌瘤,還有這些婦科疾病也可以采用子宮動脈栓塞術治療:育齡期婦女常見的疾病—子宮肌腺癥也可以通過子宮動脈栓塞術這種微創介入的方法治療。同樣產后大出血、胎盤植入、異位妊娠、瘢痕妊娠等婦科急重癥疾病都可以通過子宮動脈栓塞術達到保留子宮、治療疾病、搶救生命的目的。
編輯:左翠銀
來源: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