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查不知道
一查才發現
自己體內竟長了81顆子宮肌瘤
醫生都說要切掉子宮
一定要切掉嗎?
還真不一定!
最近廣東醫科大學順德婦女兒童醫院
(順德婦幼保健院)婦一科就接到了一個
多發性子宮肌瘤的典型案例
大約半年前,45歲的市民張女士摸到了自己腹部有一個明顯突出的包塊,平常生活中還發現自己有貧血和尿頻癥狀。
張女士描述說:“不管怎么補血,都依然是貧血。”
在這半年里,她輾轉了多家醫院就診,醫生給出的一致意見都是認為,張女士罹患的是多發性子宮肌瘤,建議手術切除子宮。雖然張女士已生育了一兒一女,但她仍無法接受四十多歲的自己,需要切除掉身上的一個器官。
張女士還是希望能找到有效的治療手段,既能保住自己的子宮,也能治療好自己的疾病。過年前,在朋友的介紹下,張女士和丈夫慕名來到了廣東醫科大學順德婦女兒童醫院(順德婦幼保健院)婦科就診。這一次的就診經歷,讓她松了一口氣。
同為女性,很理解患者的心情
“100多顆肌瘤都有剔除過”
接診專家是該院的婦一科主任、主任醫師阮琦。得知張女士的癥狀及治療訴求后,阮琦表示了共情和理解,希望能在不違背醫療原則的前提下,盡可能地滿足她的訴求。
阮琦說:“把子宮這個器官切除,對于醫生來說非常簡單。但是切除后,不可否認,對患者的生活質量是會產生一定影響的,患者才45歲,未來還有幾十年的人生路要走,希望能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尊重她的意愿,能保就保。”
由于張女士已經出現了貧血和尿頻的癥狀,是典型的手術指征,做手術是必然的,但是否一定要切除子宮才能解決問題?帶著清晰的目標,阮琦為張女士安排了四維B超、MRI等詳細的檢查,盡可能清楚詳盡地了解張女士的子宮肌瘤的生長情況及具體位置,希望為張女士找到合適的治療方案。
“大的可以清晰看見,但是有很多小的,即使是通過影像檢查也不一定能分辨得出來。”檢查結果顯示,張女士的子宮分布了密密麻麻,大小不一的肌瘤。阮琦憑借自己20多年豐富的手術經驗,認為這并不是一件難事,可以通過傳統的開腹手術方式,為張女士在保留子宮的情況下剔除子宮肌瘤。“從業這么多年,100多顆子宮肌瘤都有剔除過呢”,對于張女士的病情,阮琦表示有信心。
大年初九,張女士在丈夫的陪伴下,正式到醫院婦科病區住院。阮琦為張女士增加了進一步詳細的檢查,并組織科室醫護團隊聯合商討手術方案,盡可能地滿足張女士想要保全子宮的訴求。醫護團隊的意見,讓張女士徹底放下忐忑的心情,安然經歷接下來的治病過程。
手術是一場耐力考驗
縫合用了近3小時,做完手都是抖的
經過詳細溝通,征求患者和家屬的意見后。2月1日,阮琦主任團隊,為張女士進行了腹式子宮肌瘤剔除手術,手術開展順利,經過了將近4個小時,最后為張女士剔除了81顆子宮肌瘤。
“超聲檢查,我們以為只有十多顆,沒想到最后剔出來了81顆,縫合完的子宮就像是月球表面。”
阮琦表示,手術難度并不大,可以說是一個比較簡單的手術。難度在于,很考驗醫生的耐力和毅力,在無影燈下可以看到,患者的子宮布滿了密密麻麻的一片瘤體,大的接近9cm,小的如米粒般,需要極強眼力與耐力以及責任心。阮琦主任形容,手術過程近乎“強迫癥”,甚至在狹小的宮腔內,仔細一寸一寸地尋找,希望不放過任何一顆,希望能幫患者把瘤體全部清除掉,讓患者未來少折騰。
“80多個肌瘤,等于產生了幾十處創面,光是縫合都用了近3個小時,做完出來手都是抖的。但結果是好的,還了患者保全子宮的心愿。”
“真的很感謝醫護團隊!”
在這里體驗到了非常良好的醫患關系
“作為病人到院去看病,我們不僅僅是想要一個冷冰冰的答案,匆匆走個過場,更希望醫生可以站在我們的角度想問題,多理解我們的想法。這里的醫護團隊,讓我很感動,他們會設身處地地理解我們的心態。”術后,張女士為醫護團隊的付出豎起了大拇指點贊。
張女士介紹,自己由于本身也有其他基礎疾病,再加上做完手術,康復過程中并沒有和其他人一樣順利,經歷了一些曲折。針對她的問題,醫院還特別組織了多學科的聯合會診,一起為她解除病痛的困擾。
“有好幾個晚上,我來來回回按呼叫鈴,自己都覺得很過意不去了,但醫生們并沒有覺得我煩,每次都是很耐心地詢問我的情況,為我解決問題,在這里體驗到了良好的醫患關系!”
“勤于學習、練習,把簡單的手術做到極致。注重細節,面對復雜的問題,按細節去逐一擊破,這是我們科室醫護團隊的做事風格。”阮琦表示,近些年醫院推行“家文化”的理念,倡導“待患者如親人,待同事如家人”。所以科室也會把這個理念貫穿在臨床工作的開展中。
“平常工作中我們接觸到的都是女性的患者,如今女性的社會地位與過往大不一樣,女性的選擇和訴求應該得到捍衛與尊重。而且大家同為女性,我們常常會站在她們的角度思考問題,希望給予她們更多的人文關懷和理解。只有和她們站在同一戰線,我們才能把病治好,建立起良好的醫患關系。”
【科普時間】
子宮肌瘤,女性生殖系統中最常見的良性腫瘤之一,每5個成年女性中,大約就有1人中招。目前,子宮肌瘤確切的發病原因尚不統一,唯一可以明確的是,它是一個激素依賴性疾病。現代職場女性工作壓力大,熬夜、久坐、飲食不規律也都成了雌孕激素分泌異常的幫兇。
子宮肌瘤在青春期前很少見,育齡期高發,絕經后很少有新發肌瘤,因此醫學界一般認為,它的發生和生長與女性雌激素和孕激素的長期刺激有關:
■ 雌激素能使子宮肌瘤細胞增生肥大,從而導致肌瘤增大;
■ 孕激素也可以刺激子宮肌瘤的細胞核分裂,促進肌瘤生長。
關于子宮肌瘤的兩個好消息
雖然子宮肌瘤發病率高,但它是比較“友善”的:
惡化概率很低
絕大多數子宮肌瘤不會惡化,極少數惡化情況多見于絕經后子宮肌瘤繼續生長且伴疼痛和出血的患者。
90%的子宮肌瘤患者沒有明顯癥狀,僅在婦科檢查、盆腔B超時偶然發現。
絕經后自行縮小
一般來說,瘤體生長比較緩慢,多數肌瘤還會在絕經后自行縮小,因此不是所有肌瘤都需被切掉。
以下信號提示肌瘤來了
子宮肌瘤可影響生殖、循環系統功能,但它的發生發展通常是悄無聲息的,常見以下癥狀:
月經改變
子宮出血是子宮肌瘤最常見癥狀,主要表現為周期縮短、經期延長、經量增多或不規律陰道流血。
最易導致出血的是黏膜下肌瘤和肌壁間肌瘤,漿膜下肌瘤較少。當肌瘤合并無排卵的子宮內膜增生和息肉時,月經也會周期縮短、經量增多。
繼發貧血
長期月經過多會導致繼發性貧血,出現乏力等癥狀;貧血嚴重還可能引起貧血性心臟病。
下腹部包塊
當肌瘤逐漸增大,致使子宮超過3個月妊娠大小時,一些比較瘦的女性就可能在腹部直接摸到包塊。
壓迫癥狀
腫瘤增大會壓迫附近器官,導致各種癥狀,比如:
子宮前壁和宮頸肌瘤可壓迫膀胱,發生尿頻、排尿障礙、尿潴留等;
后壁肌瘤可壓迫直腸,引起排便困難;
闊韌帶內腫瘤可壓迫輸尿管和髂內外靜脈和神經,造成靜脈回流不暢、下肢浮腫、腎盂積水。
疼痛
這不是一般肌瘤的常見癥狀,多見于一些特殊部位的腫瘤,如漿膜下子宮肌瘤蒂扭轉,可出現類似分娩的陣發性疼痛。
不孕
由子宮肌瘤導致的不孕發生率約為25%~40%,因為肌瘤位置可能影響到宮腔形態,堵塞生殖通道,從而影響到受精卵的形成和著床。
子宮肌瘤,不可防但能治
醫學界至今還沒有找到子宮肌瘤的確切病因,因此很難做到針對性預防。目前,子宮肌瘤仍處在“可治不可防”的階段。
●若檢查結果顯示子宮肌瘤小于5厘米且無不適癥狀,一般可進行保守治療,此后每年做一次相關檢查,定期觀察有無癥狀或大小改變即可。
●若出現月經量增多、壓迫等明顯癥狀,或發現肌瘤快速增大,則應及早治療。
●在排除子宮內膜癌的情況下,可以使用一些藥物治療子宮肌瘤,若藥物無法控制病情,或肌瘤影響到正常妊娠,就要考慮手術剔除。
●一些患者因畏懼手術,總想尋求吃藥就能治愈子宮肌瘤的偏方,但通過按摩、針灸等方法不一定能治療子宮肌瘤,外界的不恰當刺激有時還會刺激肌瘤生長。
編輯:左翠銀
通訊員:黃皚茵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