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沃寧
最近參加了一個社會建設的調研,會上聽取了一些很有價值的觀點。
觀點一:就是一般的市民沒有感受到社會建設、社會改革所帶來的好處。
為什么?這是因為我們對社會改革的認識有點偏差,社會建設的最終目的是什么呢?就是為了提高市民的保障和民生,具體而言就是要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何為基本公共服務呢?廣東省社科院人口所所長的鄭梓楨親自給我解釋過,就是最基本的公共服務,例如醫院里邊的預防針,國家給兒童免費注射,這就是最基本。每個國家的基本公共服務是不同的,例如意大利實行的是免費醫療,在治病的整個過程,沒有人問你醫療費。而在中國所謂的公立醫院是需要先交錢后治療,我自己親身感受過,那時候感到特別的無助。
社會改革只是手段,最終目的是為了改善民生,提高保障。民生和社會保障關系到千家萬戶,他的一點一滴的改善必然會得到市民的認同。
所以,我們認識問題就要認識事物的本源,這就是務虛,這就是理論。理論有多深,我們工作、改革的成效就有多高。
所以,我們的改革的出發點落腳點就是民生,人民群眾感受到民生改善了,就會認同改革,贊揚改革,支持改革,參與改革。
所以,社會建設要跟民生改善和社會保障緊密聯系起來,在宣傳上也要聯系起來,讓市民感受到社會改革就是民生建設,就是社會保障,就是在提高自己的福利。
觀點二:我們不知道改革的方向。
如果我們不知道改革的目的、原因和存在問題,我們肯定不知道改革方向。社會改革的目的就是為了改善民生、提高市民保障,這就是方向。改善民生和提高保障的衡量標準就是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務沒有實現均等化,改革就沒有成效。如果走偏了,不免就是為改革而改革,最后就不知道改革的方向。
社會改革不是簡單的組建社會組織,成立社會組織,就是想通過全社會來共同提供基本公共服務。更加不是簡單的成立行業協會。
社會改革不是簡單的社會化,更加不是簡單的甩包袱,政府不甩包袱就是該負擔的就要負擔,至于實現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可以募捐,可以購買,可以有償的財政支持,也可以政府自己提供,衡量的標準就是投入與產出,那個更有效,更高效益。
改革不是創新,也不是搞各種各樣的項目、花樣和新動作,最關鍵就是梳理,針對問題,拿出有效的措施來解決,把問題從源頭上解決了,其意義不亞于所謂的改革。
觀點三:社會組織首先需要的是經費。
經費怎么解決呢?香港那邊已經有很好的經驗,第一,依靠政府,香港社會組織的經費有50%來自政府財政。第二,依靠自己,通過有償服務來賺取,這個占40%。第三依靠捐助,這里只占10%。而我們的基層政府哪來這么多財政支持呢?基層政府是財政的末端,本來分的財政就不多。長遠而言,所以我們需要一個不太貴的政府,那就需要加強人大對財政的監督和政府人員編制的監督。還有點就是能否借助基金會對其他社會組織的資助,南海桂城就探索通過關愛基金來扶持社會建設,而這個關愛基金我還搞不清楚是否基金會,而在我國基金會成立的要求是很高的,我們很多所謂的基金并不是基金會。
觀點四:市場化不是甩包袱。對于社會組織的定義,據了解,在我國社會組織包括中介組織、基金會和民辦非企業組織。而我們日常比較關注的社會組織主要是中介組織,特別是中介組織中的行業協會,而對民辦非企業組織關注度不高,而這個民辦非企業組織主要就是民辦學校、民辦醫院、民辦幼兒園,對這些組織關注的高峰期已經過去了,就再也沒有人關注過了,中國就是這樣,什么都是一陣風,一陣風過后再也沒有人反思民非企。在醫療產業化和教育產業化那一段日子,全國對民辦機構關注度很高。現在看來走過了一段彎路,取得了一定成效,也有很大的存在問題,需要我們加以改進。社會改革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很多民非企與公立機構的待遇不對等,生存不容易,例如眾所周知的機關幼兒園由政府全額撥款,而民辦幼兒園并沒有納入國民教育序列,沒有得到任何資助。有時候為什么我們對某些民辦機構比較反感,認為他們太市場化,這是政府造成的,因為政府運用完全市場化的思維對待民非企的,政府可否給予相應的資助呢?例如幼師的待遇可否有政府給予一定的資助,貧困兒童通過領取教育券來享受幼兒教育。
例如該市場化可否繼續的市場化呢?例如大城市某些公立幼兒園成了最珍惜的資源,事實上已經成了貴族幼兒園。開始,政府發現幼兒園園長收錢收得很厲害,就把它合法化,變為幼兒園收贊助費,現在又規定幼兒園全面清退贊助費,家長以外的了一筆橫財。這樣貌似公平,實際上對沒有入讀的家庭是不公平的。既然這是最稀缺的資源,就干脆通過租賃的方式,按收益比例收取租賃費,整體租賃給私人機構,完全市場化、貨幣化來解決,租賃費收益用于資助薄弱的幼兒園。富人可以入讀貴族幼兒園,窮人可以享受最基本的教育,公共服務就到位了。
■作者博客
(編輯:小飛)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