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們在草地上與老師一起即興演唱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林秀君) 在北滘,你一定會聽說過“北滘鎮社會綜合服務中心”,你也會知道北滘文化中心在哪里;“職工(異地務工人員)服務中心”的活動更是外來務工者的家園,而對于有夢想的青年人北滘創業孵化中心則是揚帆起航的起點……
北滘近年積極推進社會創新工作,現今鎮面有2個社會工作中心、1個文化中心、1個創業孵化中心。在北滘鎮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引入新加坡社工服務理念和本土康復工作經驗,太和機構下屬的社會綜合服務中心在西海村、槎涌村和北滘社區設立了社會綜合服務站,還設立家庭綜合服務中心。值得一提的是,北滘文化中心推出的公共文化服務創新項目,讓北滘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天天不落幕,成為了北滘的“新名片”。
據了解,北滘推出的社會創新項目涵蓋多方面,內設咨詢與轉介、個案管理與輔導、家庭服務、長者服務、青少年服務、義工服務等社會工作專業服務,這些項目為北滘的社會服務增添活力,也讓市民享受到更加細致的服務。然而隨著市民對社會服務的需求不斷增長,社會創新前進路上也有了更多的思索,政府、社會組織都一樣,在問題中摸索著前進。
特寫一:天天有活動,在北滘真幸福
一到周末,北滘文化中心總是熱鬧非凡。“上個周末在文化中心的展覽廳有青海圖片展,我帶了孩子去參觀,孩子從那些圖片中也能欣賞到青海的風光。”因為工作的關系,住在北居社區的李靜很少有時間帶孩子外出旅游,她覺得這些圖片展能更直觀地讓孩子去感受外面的世界。
“在北滘,每個月都能參加到很多的文體活動,像音樂會、書畫展、培訓講座等只要有空我都會來參加,有時還和鄰居一起來,大家一起分享活動中的樂趣,我很榮幸生活在北滘,很幸福。”市民梁先生在講述北滘文體活動時一臉的喜悅。
特寫二:遠親不如近鄰,一點都不陌生
說到社區建設和鄰里關系,住在君蘭社區的麥小姐感受最深,因為她所在的社區推出了“社區共融”項目,“社區一有活動舉辦,時間合適我都會參與,之前和孩子參加家庭親子活動——‘我為社區添光彩’,孩子在這個活動中交到同齡的朋友,因為孩子也讓住在同一社區的住戶漸漸地熟悉起來。”
自從社區推行“社區共融”,開展“社區融樂”、“社團培育”、“社區共融”三大主題社區活動后,原本還比較陌生的社區居民都積極參與進來,打破了隔閡,鄰里關系變得親密起來,社區也多了和諧,這同樣是君蘭社區居民共同的感觸。
花樣多
社會創新讓生活多彩
近年來,北滘鎮立足“開放、公益”原則,在鎮內推行了北滘鎮社會綜合服務中心、北滘文化中心、君蘭社區“社區共融”項目、社區教育之“春風學堂”、職工(異地務工人員)服務中心、創業孵化中心、微助北滘——公益時數匯等一系列社會創新項目,推動了北滘在文化、社區融合方面的發展。
生活在北滘的市民文化體驗幸福指數不斷上升,得益于北滘文化中心的啟用,該中心推出了公共文化服務創新項目,充分利用好中心的音樂廳、圖書館、展覽廳、青少年活動中心組織種各樣的活動,如交響樂、展覽、公益培訓等多種形式的文化活動,滿足了市民的多樣化需求。
文化中心需要文體活動的支持才能發揮應有的價值。據北滘文化站相關負責人介紹,文化中心以“合作、共贏”理念,尋求合作伙伴,打造順德文化同盟,充當統籌、后勤的角色,社團、組織自行組織、策劃、推進活動。活動主辦方、演出者、群眾均可免費參與到其中,北滘打造的是一個平臺和機會。
公共文化服務創新項目在北滘生根落地,獲得市民的廣泛參與,事實上,只是北滘鎮社會創新其中一個成功案例。該鎮以“社工+義工”的模式探索,各種志愿者活動與北滘鎮的社工機構合作開展契合社區居民的實際生活需求及喜聞樂見的活動,如“幸福家庭成長獎勵計劃”、“展翅upgrade計劃”、“青少年暑期繽紛SHOW”、社區教育之“春風學堂”等服務活動,每個月通過網絡、廣播、微信、微博等方式告知市民,營造氛圍,讓市民積極參與其中。
除此之外,2014年北滘又推出了“微助北滘——公益時數匯”服務項目,即在選擇相應的服務上市民可以先認購“義工服務時數”兌換物品和興趣班,再回過頭來參加志愿服務,義工是服務對象,又是服務的提供者,實現服務時數的流通,從而將傳統的“物質式”幫扶向“服務式”幫扶轉變,通過競投“義工時數”,發動企業“全程”參與志愿者活動,打造“恒常化”、“專業化”的志愿服務項目。這又為北滘社會創新服務增添了新的內容,也讓市民享受到新的服務。
困境
資金和人才仍是“瓶頸”
雖然有了不少有效的嘗試,然而北滘社會創新工作畢竟才起步兩年多,包括承接了大多數社會服務的社工機構在內的社會機構在行走過程中,也發現了不少問題。
經過長期的社會服務,北滘探索出“社工+義工”的模式,通過招募義工,解決了當下社工缺乏的問題,但是,這些招募來的義工在上崗前雖有經過培訓,但也沒達到社工的專業水平。
然而社工隊伍卻也顯得不那么穩定。在社工人才配置上,順德太和社會工作中心副主任林思映表示,目前很多創新項目和公益項目不把人力資源成本算在項目經費中,導致社工機構不能配置增加人員,在有限的經費里,社工的薪酬水平提不上來,導致社工的流動性大,同時也造成其他社工的工作量增加,削弱了社工參與社會服務的積極性。
林思映介紹,中心的運營資金來自區鎮兩級政府,很多項目在服務中都或多或少的出現不可預知的費用,這些費用都是中心自己解決。另外,社會創新項目的資金劃撥至鎮街后,使用流程、環節相對繁瑣。
隨著社會創新項目不斷推陳出新,以及在社會對社工的認可度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市民將參與到服務項目中來,對于專業的社工人才和服務場所,就需要資金來實現,然而這是在社會創新發展上的“瓶頸”。
小腳丫親子閱讀
方向
社會創新,可以給民間資本一個舞臺
社會創新項目是軟實力建設項目,服務內容和質量是衡量的主要標準之一。如何才能讓社會管理創新發展壯大?
“作為社工機構的工作人員,我非常理解市民對于社工認識度不高的問題,每一次有機會與市民交談,都耗上很多時間去解釋何謂社會工作。市民將公益、社會工作、義工等這些認識比較模糊,也許是因為市民在生活中無需對這些概念進行分析,不像吃喝住這些成為市民的生活必需品,因此認識度一直提不上去。”君行社會服務中心的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資深社工表示。
社會機構提供的服務確實讓更多的市民接受和認可,陳女士常帶著自己的孩子參與一些家庭服務項目,在她參與的這些項目中,感覺專業的社工服務比較好。她坦言,“每份工作都有專業出身的和非專業出身的人在從事,作為被服務的對象,我們希望是專業的社工來提供服務,不過對于那些非社會工作專業出身的社工,希望社工機構能夠提供定期培訓,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這樣才能保證服務的質量。”
對此,記者也咨詢了北滘鎮決咨委委員孫映華,她認為政府的機制設置很重要,民間有大把的資金,也有很多的熱心人,他們都愿意投入到社會創新管理。關鍵是政府要定好“游戲規則”,讓民營資金進入購買服務,減輕政府的負擔,有了資金,機構就能更有空間去培訓、引入更多高素質的人才。
她解釋到,民營資本在管理上比較靈活,民營資本只有設定要求和激勵措施,在資金使用杠桿上把外面的人調動起來,不用政府管理,同時它又能達到滿足社會服務的需要。在資金使用上可以成立一個第三方的監督機構,政府去配套完善,做到“責、權、利”的統一,定期去評估民營資本在社會創新管理上的服務就可以了。
■個案分享
繪本閱讀,讓我和孩子更親了
在眾多的社會創新項目中,北滘家綜中心推出的青少年服務項目深受市民歡迎,如服務高三畢業生的“展翅upgrade計劃”、“青少年暑期繽紛SHOW”、青春期教育”等,繪本閱讀也是其中的創新項目之一,它由社工或者義工上課,指導父母與孩子共同繪畫講故事的方式開展閱讀,參與活動的父母和孩子根據社工的教學主題進行繪畫,然后由孩子根據繪畫的內容來進行講故事。
黃榜初,北滘馬龍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在2014年又一次參加了北滘家綜中心的暑期繪本閱讀,不僅學會了根據圖畫講故事,也讓他自己的表達能力加強,這一點點的變化,都讓黃媽媽都記在心里,“繪本閱讀開發了孩子的想象力,然后把他自己理解的世界表達出來。”
暑期的每期繪本閱讀活動,黃榜初母子都來參加,黃媽媽覺得這樣的親子閱讀,不僅讓孩子意識到父母其實是關愛他們的,也讓父母了解孩子的興趣、特長等,加深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義工上課沒有社工專業,而且女義工表述繪本內容的時比較好,孩子能學到的東西比較多,男義工講繪本相對沒有那么生動,希望他們在以后的授課中能更‘專業’些。”
據了解,2014年7月在繪本閱讀的基礎上太和機構又推出“小腳丫走順德”親子閱讀計劃,是一個針對社區共融、親子關系、兒青成長等方面的公益項目。項目以親子繪本閱讀為主線,每期不同主題,延伸繪本內涵,將書中傳達的理念通過各種活動形式,根植于家長與孩子的心中,在親子互動中了解社區、了解社會、了解順德。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