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社會企業發展是否適合走產業化之路?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梁雯雯) 今日(9月10日)上午,順德決策咨詢委員會委員課題分享會第二期在順德區政府舉行。本期分享的內容是由決咨委委員李少魁提交的《順德區社會企業產業化路徑的前期調研與探索》報告,報告主要關注順德社會企業發展的情況。
在繼上一期關于順德家具行業發展情況的分享會后,第二期決咨委委員課題分享會亦展開了。這次的課題同樣結合順德的實際情況開展研究。據悉,本次的課題主要由決咨委委員李少魁等人組成的課題小組進行研究,參與本次調研的單位共有54家。
在分享會上,李少魁提出了社會企業可往產業化路徑發展的觀點。報告指出,香港社會企業經過26年發展,商業化程度很高。而順德于2012年引進社會企業以來,亦已形成12家社企社企聯盟。另外,報告認為,順德依托強大的民營產業經濟體,通過產業化路徑再形成第二個社企聯盟,條件是成熟的。
當然,李少魁也認為,順德有兩千億制造業GDP這一得天獨厚的條件,順德社企發展,不應該局限于商業化路徑。他認為,順德可以嘗試從公益化路徑、福利化路徑、商業化路徑、產業化路徑四大版塊去發展社會企業。那么順德社會企業發展是否適合走產業化之路?
順德城市網記者了解到,目前,順德區有12家社會企業,但由于當前全國沒有對社會企業有一個明確的定義,導致社會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很多難題。包括稅收優惠,服務配套政策支持以及社會認知程度等,至今都還沒辦法為社企進行匹配。對此,今日上午到場參與分享會的社會企業代表也是感同身受。
而李少魁提交的調研報告也指出,中國的社會企業雖然發展了二百年,但始終沒有統一的定義。因為無法給社會企業“定位”,政府在對社會企業的扶持方面就變得被動。
據順德區社會創新中心一位負責人曾賽文介紹,早前,他們已經針對社會企業的扶持進行研究,探索制定扶持辦法,但是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扶持辦法至今遲遲未能出臺。為此,曾賽文在會上也談到,當前順德的社會企業發展,大多是以個人或非營利機構出資創辦,社會企業普遍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壓力,他認為社會企業實現產業化比較困難實施。
對此,同樣作為社會企業的馬崗青年營代表李蓓也分享了自己的感受:當前公眾對社會企業還存在質疑,再加上像圓方社企或馬崗青年營這種不是在傳統慈善領域探索的社會企業,大眾在對其的認知還有限的情況下,社會企業要實現產業化,動力源何在?李蓓表示,目前,社會企業最迫切需要的還不是產業化發展,而是需要政府盡快明確社會企業的定義,引導和扶持其發展。
■分享會第一期報道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