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前語:我們推出《城網視點》評論欄目,表達城網及關心熱愛順德的網友對順德發展、建設的點滴思考與建議,對順德的每一個進步鼓與呼,為順德的每一步發展積極建言獻策,希望為這座城市的更加美好貢獻我們共同的智慧。
■阿肆
近兩年,“村改”已經成為順德熱詞之一。自“頭號工程”被確立以來,村改的步伐就沒有停過。連日來龍江、大良、容桂、倫教等鎮街完成年度村改清拆任務的消息傳來,我們不禁思考村級工業園拆掉之后,應該怎么利用村改去實現土地的價值,讓市場經濟化高效運轉,讓村改真正造福于民?
說到村改,腦子里出現的畫面是轟鳴的鉤機、倒塌的舊廠房……村改被放在政府工作最顯著的位置,而我認為,村改除了是政府工程,更應該理解為民生工程,村改除了關系企業發展、行業升級、地方經濟提升,更關乎民生大計、關乎人們賴以生存的基礎環境、關乎一個地方的長治久安和進步。
在順德村改中最難的部分是什么,一個廠房被拆除的背后經歷了什么,為什么有些項目進展困難、為什么一直膠著的項目突然間有了質的進展?問題的答案也是村改工作的核心——人民。
村改是一項戰略,這項為了人民生活環境更好、更富裕的事業,竟也會被一些人反對。究其原因,無非不知道、不想要、無所謂。村改的硬骨頭,是比鋼筋還硬的群眾工作,只有打通群眾路線,這條路才能更加暢通無阻。
每一場談判背后都是多方利益的糾紛,尤其涉及到拆遷等土地問題就會更加敏感。在解決拆遷問題、建設問題、招商問題后,人民群眾的問題更加五花八門刁鉆難搞,他們對美好生活充滿渴望,卻很難舍棄眼前的既得利益;他們對大規劃大道理深信不疑,卻認為地區發展與他們關系不大。如何解決這一“心病”?光靠技術、資金等遠遠不夠,眾所周知:心病還須心藥醫。
斯認為,政府部門的政府工作不能脫離群眾,村改工作也不能脫離村民。如何贏得村民理解?先要把他“拉攏”到隊伍中,讓“你的事”“我的事”變成“我們的事”。村民手中的土地雖然不多,權利也不大,但是他們團結起來想做村改,政府想在這個村這個地塊搞村改一定會事半功倍:不肯搬走的企業主,村民會去游說;需要協調土地等其他資源,村民會配合;村委工作難推進,村民一起想辦法……有村民的理解配合,害怕村改改不了嗎?
所以如何“拉攏”村民?除了將心比心真誠溝通、傾聽村民心聲解決村民疑慮,我認為更重要的是政府在村改工作中釋放的村改紅利和一些實實在在能夠感受到的村改賦予的人居環境的改變、就業機會的提高、口袋收入的增加等等,要先看得見摸得著,才能有所謂的“獲得感、滿足感、幸福感”。
在征集村民意見和游說村民的時候,政府部門一定要實現當初給村民的承諾;當一個個廠房被推倒的時候,可以趁機改善交通、人居環境等生活硬件;在規劃新產業園的時候,也要考量是否可以和當地居民有更多關聯。
例如倫教正在做的北海工業園區的復墾復綠,之前看報道,這個地塊計劃打造成休閑旅游綜合體。試想將來在實現的那天,倫教居民的受益絕對不會少。生活環境變好了,游客紛至沓來的時候,本地居民可以從事旅游相關生意,增加了收入。這就是村改釋放的紅利,是人們想起自己幸福生活時候,會想到:這個地方原來很差,搞了村改,現在個個都有錢啦。
而龍江、容桂的工改工項目,也將會成為順德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焦點會放在企業主身上,種種政策、方案,都會落實到人。
順德村改從來都帶有溫度,雷厲風行又充滿哲思。村改應該成為人們心中的豐碑,當人們想到這項工作,當更多廠房建起,人們想到這與他們息息相關,想到村改給自己的種種好處,全力支持村改,還愁村改不成功?
■更多城網視點
《城網視點:環保工作要打贏“群眾保衛戰”》
《城網視點:電梯專屬身份證不應只是監督》
《城網視點:數字化轉型如何賦能順德制造?》
《城網視點:“小”改變蘊藏大能量》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