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今年是順德駐鎮幫鎮扶村對口幫扶云浮市新興、肇慶市廣寧、懷集三縣的第三年,一直以來,順德始終按照“當地所需,順德所能”的原則,全面助力當地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推動鄉村振興。在產業發展、基礎設施、教育醫療、科技金融、消費幫扶等方面多點開花,對口幫扶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由順德區委宣傳部、區農業農村局(區鄉村振興局)指導,順德區新聞工作者協會組織的新聞采訪團深入走進順德區對口幫扶云浮新興、肇慶廣寧、懷集三地開展采訪調研。即日起,順德城市網(順德+)推出系列報道,探索順德對口幫扶鄉村振興經驗及成效。
媒體考察團詳細了解三岳雞養基地。
秋日細雨,山川煙雨朦朧,伴隨著陣陣雞咕咕咕的叫聲,藍鐘鎮三岳雞養殖人員禤飛初開始忙碌起來;走進養雞場給雞喂食,在養殖地里撿雞蛋裝進盆子里;手機鈴聲響起,顧客向他預訂一點點雞蛋……
“從今年6月開始第一批雞,大一點的雞可以銷售到市場了,每天都會有人打電話找我買幾只雞,或者來到養殖基地購買,雞生的雞蛋幾乎每天都被人給預訂了。”禤飛初說,今年養了3000只雞,養殖良好,“這得益于順德均安鎮駐懷集藍鐘鎮幫扶工作隊對我的幫助和指導,讓我有信心把養殖業越做越大,越做越好。”
禤飛初所在的藍鐘鎮古城村地處偏遠,曾經交通不暢等問題突出,生產生活條件差,民眾致富難,很多村民選擇外出打工謀生。禤飛初也不例外,他農忙時節在家管理園林,閑暇時出去打散工。
“沒什么文化,也沒技術,只能干點苦力活,但也掙不了多少錢。”禤飛初說道。
禤飛初曾想過發展產業改變生活不富裕狀況的想法,但手上沒本錢,一直沒有付諸行動。直到這幾年,看到周邊村莊以及本村村民養殖家禽,禤飛初也嘗試著養了一點家禽,規模也不大。養殖需要技術,需要時間,禤飛初幾乎不懂,他就跟著父親一邊學技術,一邊學養殖管理,希望能夠快速成長為一名養殖能手。
基地養殖的雞生長良好。
禤飛初說,小規模養殖不怎么掙錢,僅夠維持基本的生活開支。歷經幾年養殖經驗,在順德均安鎮駐懷集藍鐘鎮幫扶工作隊的推動下,禤飛初決定擴大養殖規模,將自家的果樹園林用網圈起來,拿出土地,蓋好雞棚,大規模養殖了一批雞。
“別人家養的雞住的是雞舍,我家雞住的是‘大森林’”。禤飛初很自豪地說。他在自家園林地發展養殖業,結合傳統養殖方式與現代科學飼養技術,充分利用林下昆蟲等自然資源,讓雞群享受良好的光照并有足夠的運動量,在優質的放養環境下成長。
他告訴城網君,林下養殖的模式既充分利用林下空間,又巧妙地消滅了林間雜草與各種害蟲,可以促進林木生長,實現園林生產與養殖效益雙豐收。
當禤飛初引進一批雞苗養殖時,他每天細心觀察雞苗生長和健康狀況,全身心投入養雞產業中。歷經三個多月,雞圈里的部分雞可以順利出欄,每只雞的利潤大概在20元。同時,養殖的這批雞中,每天都可以撿到至少30多個雞蛋,一個月大概有1000多個雞蛋,這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為了提高養殖雞的品質,降低養殖成本,禤飛初在自家地里種植了玉米、南瓜、冬瓜、蔬菜等農作物,每天都將這些蔬菜制作成飼料喂給雞吃。禤飛初告訴城網君,每天早起去菜園里摘菜、洗菜等很煩瑣,但看著飼養的雞一天天長大,雞可以賣出去有收入,心中充滿了動力。
據禤飛初透露,接下來,將繼續擴大園林養殖范圍,計劃再引進一批雞苗進行飼養。按照今年的養殖規模,預計可以增收6萬元。
實際上,能夠讓禤飛初大規模養殖雞,背后的原動力來源于佛山順德·肇慶懷集消費幫扶產業合作聯盟在藍鐘鎮古城村落地的產業項目。項目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盤活古城村的土地資源流轉,實現古城村村民創富增收,推動鄉村振興發展。
編輯:袁永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