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kuan@126.com
現在談論“中國式”,似乎帶有貶義,因為這些“中國式”的東西總是批評的對象,如“中國式婚姻”——那是舊式婚姻制度的產物,是“存天理、滅人欲”的;“中國式過馬路”則是違反交規的,容易造成交通事故。三四十年前,我們是很看重自己傳統的,總在為“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而自矜,想要否定“中國式”的那些東西,很有賣國主義的嫌疑。
□龍子期
其實無論是何公何母修建索橋,還是夢中鄉紳修建垂虹橋,他們的心都是一樣的,就像巴金先生所說:那樣的心,那種想幫助多數人,想跟多數人的心貼近,為了多數人甚至犧牲自己的偉大的心是不會死的。就像眼前的這座垂虹橋,服務了一百多年了,依然堅固無比,我想,即使再過一百年、一千年,這種服務別人、幫助別人的心依然存在著、延續著。
□鄧永娟
在歷史上,鑊耳屋是我們南方地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它和北京寧靜祥和的四合院一樣出名,在建筑文化中同樣是一筆濃妝墨彩的符號。在陳村,偶爾也會看見幾座古老的鑊耳屋,據當地人說,比前陳村也有很多鑊耳屋的,只不過在抗日戰爭時期,被炸毀了許多。
□蔡遙炘
而南方人喜歡紅棉樹,絕不是偶然的,她寄托著我們從祖先開始的根深蒂固的精神追求。是的,中國人崇尚紅色,南方人猶甚。你看,婚嫁穿紅衣,送禮用紅包,喜宴上紅皮(燒豬),揮春貼紅紙,如此等等。紅色代表健康、喜慶、興旺以及生生不息的生命追求!
□淡淡的綠
又一次散步公園時,看著落了一地的木棉花,有的已被踩碎,有的還鮮艷無比,我對女兒說起了它的用途,然后讓她拿個塑料袋,撿了一袋子較完整的花兒放在走廊上晾嗮,以備以后使用。女兒按我說的做了。我想,她撿起的不僅是木棉花,更是我童年的一種回憶。
□淡淡的綠
我們處于一所學校看到的不僅僅是一種優良的校園環境,還會從師生的言談舉止感覺到師生身上存在的那種與眾不同的氣質。這種氣質是不做作的,是自然流露出來的,這樣的氣質就是這所學校文化建設的體現,它是無法用口號和標語喊出來的。
東張西望: “鑊耳屋”,這種屋子好像在順德越來越少見了
東張西望: 第一篇博文就夠精彩的了
123: 龍江和樂從這個比喻好!
東張西望: 第一篇博文就夠精彩的了
123: 龍江和樂從這個比喻好!
編輯:周楚儀
技術:馮麗云
郵箱:sdcs@shundecity.com
電話:0757—22221840
技術:馮麗云
郵箱:sdcs@shundecity.com
電話:0757—2222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