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政改革:建公共服務型政府
主旨:在黨政層面,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努力建設公共服務型政府和法治政府。深化區級大部制和“簡政強鎮”事權改革,按照區委區政府負責重大決策和綜合性政策的制訂,區屬大部門主要負責專業性政策的制定、完善和監督實施,區法定機構、事業單位和鎮(街道)負責執行的總體原則,進一步理順各方的事權劃分,完善人力和財力等資源配置,健全黨政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運行機制。
案例:審批五轉變:讓百姓辦事更方便
在2011年8月22日啟動的順德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中,復雜向簡單轉變、分散向集中轉變、粗放向標準轉變、政府包攬向社會協同轉變、實體審批向網上審批轉變這五大轉變,讓市民辦事更方便。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實體審批向網上審批轉變,順德市民將可以在網上辦事,無需跑到服務中心去,年內將有一半的事務可以省事。順德已經正在建設網上審批服務大廳,在網上為市民提供全天候的受理、進度查詢、結果展示等審批服務,年內納入區通用審批系統流轉的事項50%提供網上申報功能,并逐年增加。
另外,順德區、鎮(街道)、社區(村)三級將統一使用通用審批系統。年內各部門及鎮(街道)行政審批、服務事項80%在區通用審批系統辦理,2012年達到100%。統一的審批系統將可實現審批信息共享,更有助于協同部門審批的順暢進行。
觀點:與社會組織培育、與社會管理體制創新有機融合。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沒有與社會管理體制創新搞成兩張皮,而是有機融合,協同推進。社會組織的素質能力提高了以后,會有更多條件承接政府轉移的工作。由此以來,于無聲處聽驚雷,名為推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實際內涵了推進社會管理體制改革的元素。(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 宋世明)
期待:政府引領、程序簡化、效率提升、費用精簡、百姓受惠,我相信這是政府和市民最樂于看到的結果。隨著時間的流逝,大部制改革的光環逐漸黯淡,而化學效應卻遠遠沒有發揮出來,政府進行自我解放的深刻變革和轉變職能勢在必行。但切忌操之過急,改革政策必須考慮到基層執行的效果。(網友 “小魚兒”)
政社互動:社會多層面訴求平臺
主旨:加強黨委政府與人大、政協、民主黨派以及社會之間的聯動,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實行黨領導下的協同共治。建立完善黨代表常任制各項制度,支持和協助黨代表履行職責,完善黨內民主建設,以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支持人大、政協進一步依法履行職能,更好地發揮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社會組織的積極作用,共同參與和監督社會建設。以黨代表為牽頭人,以黨代表工作室為陣地,建立“兩代表、兩委員”(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公共決策咨詢委員)傾聽民意、聯系社區制度,“兩代表、兩委員”可就聯系社區的發展管理問題,約請政府部門到社區接受詢問和質詢。
案例:民間智囊團,讓決策更科學
2010年1月22日,容桂街道公共決策和事務咨詢委員會宣告成立,第一屆委員會的40名精英正式走馬上任,咨詢委員會的第一屆委員來自容桂地區的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居村代表、企業界人士以及優秀外來工代表,委員們由容桂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統一聘任,聘期2年,成員人數控制在40人以內。
咨詢委員會的主要職能是收集民意,開展決策咨詢研究,對本地區經濟建設、社會發展、民生福利等問題進行動態分析,對涉及全局的重大政策出臺和較大的建設項目進行調查研究和論證,并對容桂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和有關部門的工作提供咨詢意見和建議。
成立一年多時間,容桂關于公共決策和民生有關的事情,咨詢委員會成員都發表看法和態度。據了解,決咨委討論最激烈的一次是關于桂州醫院的建設方案,所有委員都否決了,認為設計得太奢華,只要簡樸、實用就足夠。最后,容桂街道辦采納了意見。
觀點:在社會結構和利益格局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更需要提高政府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以更好地平衡各方利益。政府問計于民,必將激發市民的智慧,更樂意投身順德社會建管創新工程,服務順德社會民生工程。多深入基層調研、聽民聲、通民情、達民意,為政府分憂為社會建管創新出謀劃策,為全面推進“幸福順德”貢獻力量。(順德區社會建設和管理創新咨詢評審委員會委員 楊學炯)
期待:伴隨著公共決策咨詢委員會出現最多的字眼也許就是“智囊團”、“智力源”、“思想庫”等一類詞語,讓人情不自禁地想到這個組織應該是由社會杰出人士和行業精英組成,這也意味著老百姓對他們的期望會更高。希望政府能積極構建公共政策過程中的公民參與機制,有助于直接、明確表達公民偏好,減少政策信息扭曲和失真,幫助政府迅速、理性地作出決策,減少公共政策的失誤。(網友 “騾子”)
社會管理:有權了更有積極性
主旨:通過建立完善的社會管理服務模式,增強社會自治功能,提升社會自我管理和服務的能力,激發全社會的活力和創造力。建立政府與企業的社會服務合作關系,引導和支持企業履行社會責任。鼓勵和支持市民參與志愿服務,建立公職人員及在校學生參與社會服務制度,充分發揮人的社會價值。做好港澳臺鄉親和海外僑胞工作,廣泛利用海內外各種資源促進社會建設。建立社會榮譽制度,表彰、獎勵在社會服務方面有突出貢獻的機構和人士。
案例:社工帶動義工,提供更多服務
2010年12月5日,一場愛心定向義工服務活動,讓各個鎮街、學校、企業的義工骨干及團干以及順德啟創青少年服務中心的社工組成9支義工隊伍共80多位人員,在容桂東風、朝陽、振華三個社區開展了一場特別的獻愛心之行。義工們“需要完成的是定向”挖掘社區資源,開展義工服務。
胡錦超職業學校一年級的張嘉輝是那一次活動的參與者之一,當時這位剛剛加入學校義工服務組織僅三個星期的年輕人,略帶著一絲絲的興奮,他將要和隊員一起到朝陽社區開展當天的“朝陽印象”、探訪低保孤寡老人,還要在路邊完成10份關于義工服務的調查問卷。作為順德社會品牌的順德義工,在專業社工的專業指導下,實現社工義工攜手為更多又需要的人服務。通過專業的策劃與指導,實現社工帶動義工,給社會提供更多服務。
觀點:社會組織的發展其實是把雙刃劍,一方面,政府可以大膽放權了,找事給這些中介做;另一方面,又擔心發展過快缺乏建管。目前,順德的社會組織發展還處于初步階段,既然政府要轉變職能,必然要鼓勵、扶持和推進社會組織的發展。企業能做的就交給企業做,這回組織能做的就交給社會組織做,兩者都沒法做了,才讓政府做。(廣東省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處處長 劉光大)
期待:社工隊伍雖然發展了一年多時間,但行業發展仍然不成熟。針對當前順德社工管理的問題,能不能把社工招聘的年齡提高一些呢?社工中大多是年輕的后生,他們本身心智尚未發育成熟,不一定能承受得了。如果適度招聘一些三十四歲的人,可能會穩定些。我認為社工發展不要怕遭受挫折,積極總結,就會離成功越來越近。(網友 “青蛙”)
(編輯:平川)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