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在彩虹計劃第二季的啟動儀式上,北滘鎮副書記周旭解釋“彩虹”來歷。
首屆參加“彩虹計劃”的30名北滘青年對此深有體會,并且,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原本觀望的第二屆“彩虹計劃”參加者。被要求每周寫一篇述評,3個月下來,從第一篇到最后一篇,從文字間窺見成長。
30名“彩虹計劃”首期見習人員均已就業,其中有8人先后經過考試進入機關事業單位和社區工作。4個月的彩虹經歷,對于這些青年來說,是怎樣的經歷?或許,從這篇第一批彩虹計劃成員陳滿婷的日記中,就可以體會到。值得一提的是,這段經歷還讓2個北滘青年收獲了愛情。
團委的書架
□馮漢鋒
記得團委書架上有挺多三聯書店的書。以前在大學圖書館里面借書,基本上一看是三聯的,便毫不猶豫地翻手便借。有人說你這是盲目的看書,我十分認同,正是因為這種盲目,我看到很多很有口碑的書。從黃仁宇先生的《萬歷十五年》、李澤厚的《美的歷程》、到林達的《歷史深處的憂患》……繼而在彩虹的日子里,團委的書架,一度讓我仿佛回到大學圖書館的日子,充斥著很都耐看的書。
眨眼就一年了,我們亦各散東西,進單位的進單位、進企業的進企業、染指金融界的也數著客戶帳上后面的N個零。在那段歡笑而充實的日子里,我一起吃飯、一起工作、一起起哄,慢慢地洗滌身上的書卷氣,開始努力思考著大家提出的問題。討論、爭辯,然后真誠合作,無論最后的結果如何,一起去面對。從個人的成長到融入到集體,逐漸延伸到社會的觸覺,繼而關注民生、服務社群。以前感到遙遠的東西,原來是可以觸手可及,這就是彩虹給的最簡單而又深刻的收獲。
歷經酷熱的盛夏到微涼的初秋,每個晴天陰天雨天,一張張笑臉都在綻放。彩虹,一直燦爛!
奇妙旅程
□陳滿婷 2010年7月18日
昨天晚上,我哋彩虹計劃的“四朵金花加一朵塑膠花”在彩虹計劃結束后第一次聚會,我們吃晚飯后還覺得不過癮,還移師到甜品店繼續吹水,一直聊到快十點才依依不舍咁各自返屋企。期間,我們講現在的工作,講近期的計劃,但更多的是講我們那一段一起奮斗的奇妙旅程。
好懷念,真的。阿婷話,“點解我地對現在的工作咁挑剔呢,因為當時實在有太多的滿足感了”。喺啊,一句講曬,滿足感。或者,剛開始參加彩虹計劃,我哋不多不少都帶有一D功利性,想要通過呢個計劃去實現某D目的。然而,在期間,呢個計劃給我帶來了更多令我意想不到的驚喜。
首先,我哋幾個一齊奮斗,一齊享受奮斗的過程,一齊分享奮斗的結果,然后,成為彼此珍惜的好友。而文化站的領導、前輩則成為我哋永遠尊敬懷念的老師。呢D都喺呢個旅程最大的收獲。
仲有就喺工作過程中的收獲了——以前我的語文成績都算唔錯,150分都可以羅到110分到130分,但系60分的作文我一般剩喺得40分。突然有人同我講,你的文筆好啊。哇,好開心啊,一種被認同的滿足感油然而生。又或者,有人話,阿滿學過編輯喔,有本詩集要出啊,你跟跟據啦。到最后,個本詩集竟然印住“編輯 陳滿婷”出版了。哇,好滿足啊,可以學有所用喔。又或者,阿純同我一齊搞網站建設,人哋話,個網站完善左好多喔,多左好多嘢體啊。哇,好滿足啊,我哋的付出喺有成果的。又或者,我哋幾個一齊準備各個大型活動,又一齊體住個活動完滿結束。哇,好滿足啊,又參與左一件大事了。……其實好多時候喺好忙好辛苦,但喺每日都喺迫不及待咁早早開工。喺個段時間,個人總喺充滿朝氣、沖勁同動力。憑著不停地努力,不斷地付出,我讓自己得到別人的認可,甚至使得我所處的群體被改觀甚至被認同,這種滿足感是很多事情都無法給予的。
人生總有感性的時候,過于理性地計較得失可能會忽略身邊的快樂以及早已收獲到的。二十來歲正是沖動的年齡,不需要事事“三思而后行”,可以感性而為,可以有感而發,享受努力過程,享受付出的成果。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