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鄧燦星,男,漢族,籍貫廣東佛岡,本科學歷,教齡7年,中學一級教師,現為杏壇鎮林文恩中學初二信息技術教師、科組長。
內心感言:
既然做了教師,那就盡心盡力的干好教育,把教育當事業來做。我心中的教育就是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讓學生懂得如何為人處世;懂得自己確定目標、實現目標;有能力調節自己的心態與生活;擁有堅強的意志力;能與人良好交流,具備與他人合作的意識和能力;有社會責任心,善待生命。
推薦理由:
鄧燦星勤勤懇懇,樂于奉獻,勇于實踐和創新,在指導學生參加中小學智能機器人競賽中,勇創佳績,連續五年獲省一等獎(或冠軍)。同時,能積極參加教研活動,有省課題立項研究,積極撰寫教學論文,多篇獲區一等獎,并在廣東省《教育信息技術》雜志上發表。作為鎮信息技術中心教研組組長,他積極組織本鎮信息技術教師開展各類教研活動,幫助各校的信息技術教師解決技術難關,深得本鎮全體信息技術教師喜愛。
個人事跡:
鄧燦星老師自2005年參加教育工作以來,一直在教學一線從事信息技術教學工作,是學校信息技術科科組長、鎮信息技術教研組組長。他勤奮謙遜,從成為教師的第一天起,就知道只有奉獻、專注、創新,才能更好勝任本職工作,以適應現代化教育事業的需要。
一、潛心教學,刻苦鉆研
鄧老師平時既要負責學校信息化的各項工作,又要協助學校開展教育教學的改革和創新,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還要引領學生進入信息化時代,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和綜合技能。在開展機器人活動的過程中,為了不影響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和學生的正常學習時間,他都是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把機器人的改裝、調試、訓練學生的時間都安排在課余時間。多年來,在省、區賽期間的2月份至5月份,星期一至五的晚上和雙休日的時間都花在機器人的備戰方面,大部分時間都是集中在機器人實驗室進行研究、實驗、培訓學生,為了攻克技術難關,還經常做到深夜,通宵達旦也時有發生,為了今年的比賽,他連續幾個星期沒有和剛好滿一周歲的兒子說過一句話,因為每天晚上回家時兒子已熟睡了。正是這種刻苦鉆研的精神,讓機器人教育成為學校的一個特色,在國內取得了不錯的成果,其中指導的學生參加中小學智能機器人競賽:2006年9月順德區足球項目獲季軍,滅火項目獲優秀獎;2007年7月獲全國亞軍;2008年獲順德區冠軍、廣東省冠軍、全國二等獎;2009年獲順德區冠軍、廣東省一等獎;2010年獲順德區冠軍、廣東省冠軍;2011年獲順德區冠軍、廣東省一等獎,全國冠軍;2012年獲順德區冠、亞軍,廣東省兩項冠軍。
二、任勞任怨,勇于奉獻
林文恩中學信息技術教師開始時只有他一人,面對遍布校園,多達百余個節點的校園網,要承擔二百余臺計算機正常運作的維護工作,以及各種網站、課件、視頻的設計、制作和編輯。工作的艱巨與繁重可想而知。但困難壓不倒他,他迎難而上,自費購買書籍,自學軟件制作,報名參加專業培訓,提升技術水平,更多的是在工作中學習,工作琢磨技術難題,不會的上網學習,攻克難關。為了提高信息化管理效能,他不斷開發和完善校園網軟件系統。
他以執著的追求和滿腔熱情為教育做出了自己的奉獻,贏得了師生的一致贊譽,先后被評為學校骨干老師、學校優秀共產黨員、杏壇鎮先進教育工作者、順德區教育基金會先進教師、杏壇教育線優秀共產黨員、順德區教育信息化工作先進個人、佛山市教育系統優秀教師。
(編輯:李子)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