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初,在分析蘇州市容市政管理的體制優勢、環衛基礎條件、市委市政府重視程度和蘇州市在全國的知名度等因素的基礎上,這個“大管家”響亮地提出了用2到3年的時間把蘇州打造成為全國最干凈城市的目標。
為此,他們制訂了3年打造全國最干凈城市實施方案:
對道路按一、二、三等實行分類管理,不同道路采取不同的保潔時間;對城區道路進行沖洗保潔,同時每周擦洗交通隔離欄并對欄下沖洗一遍;提升機械化作業率至71%,機械化作業道路達到104條;完善環衛保潔實施方案、考核標準和作業監管辦法,將考核范圍拓展延伸至外圍四區,加強檢查、考核、整改機制。
按照劃片模式開展街巷新村保潔網格化管理,在151個社區開展“打造最干凈社區”專項工作,使其潔凈程度達到主次干道水平。
集中清理屋頂垃圾和城鄉結合部垃圾。兩年多來共集中清理了屋頂垃圾318個點860噸垃圾、城鄉結合部221個點7萬噸垃圾。
在城區9個街道20個社區78個收集點開展“以桶代房”垃圾收運體系建設優化工作,逐步實現“垃圾不落地”收運目標。
開展餐廚垃圾非法收運專項治理、委托專業企業收、運、處一體化運作等工作,日均處理量達120噸。
加快環衛基礎設施建設,相繼完成七子山垃圾填埋場擴建一期工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二期擴容工程、82座公共衛生間新改建、7座垃圾房轉運站建設改造和6700萬元環衛設備更新政府采購。
上面的數據來源于蘇州市容市政管理局今年3月17日的一份內部工作總結。雖然蘇州市民和外地游客并不會見到或是關注這樣一份內部的工作總結,但走在春意盎然繁花似景的蘇州城內,人們卻都感覺到了這座城市的“大管家”對管理一個大家庭的殫精竭慮,以及所有“大家政公司”成員的辛勤操勞。
破解停車難“大管家”拍賣道路停車位
“老馬開車去購物,傻了。商場外面沒車位,滿了。繞著商場開幾圈,走了……”網上流傳的一首改編民謠道出了有車族的新煩惱:買車容易停車難。停車難、停車亂已經成為城市的頑疾,蘇州同樣為之撓頭。
截止2010年11月底,蘇州全市機動車共有202.5萬輛,其中私家車95.7萬輛,這組數據發布后不到一個月,機動車保有量又增加了25000輛。而據此前的一份數據顯示,蘇州汽車保有量與停車泊位總數之間的比例為6:1,蘇州市區停車位缺口巨大,造成了大量車輛違章占路停車,嚴重影響了城市道路通行能力。
怎么辦?如何破解停車難困局?
2007年11月21日,伴隨一記清脆的錐擊聲響起,蘇州率先在江蘇拉開了道路機動車停車泊位公共服務權公開轉讓拍賣的序幕,也由此探索出了一條具有蘇州特色的停車管理之路。
早在2004年底,蘇州市就成立了市區道路停車管理所,統一行使對市區道路機動車的停車管理,在市區多條道路上開辟了停車泊位,為市民停車提供便利。
但是,隨著新的道路停車資源的不斷開辟,停車服務與管理的范圍越來越廣、內容越來越煩雜,囿于人力、用工等因素,政府部門原有的管理模式越來越不適應需要。
“我們不能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 蘇州市市區道路停車管理所負責人坦言,由于該所既是道路停車行政管理單位,又是停車收費實施單位,在停車管理和收費中,存在著諸多弊端,如道路停車泊位利用效率不高,服務質量無法令車主滿意等等,這其中的最大弊端就是所謂的“政企不分”。
而公開轉讓道路停車服務權讓市政公用行業步入市場化,通過引入社會管理力量參與道路停車服務,將有利于實現“管辦分離”,改變運動員和裁判員集于一身的尷尬局面,主管部門把精力集中于行業管理、考核、督促、協調和提高服務水平上,管理者和服務提供者各盡其職、各展所長,實現高效率、高質量、高標準服務的目標,從而向蘇州市民提供更為優質的道路停車服務。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