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大部制改革之后,佛山市順德區政府再一次自我“瘦身”。日前他們宣布,將啟動社會體制綜合改革,把具體的管理和服務職能轉移給市場和社會組織,實現政府職能從“劃船”向“掌舵”轉變,公共服務從以政府單一提供為主、剛性管理向多元參與、依法管理、精細服務和柔性疏導轉變,建立健全政府購買社會服務制度等等。按照他們的時間表,到2014年,將建立起具有中國特色、國際水平的“小政府、大社會”治理模式雛形。
與順德改革追求的“小政府、大社會”相反,眾所周知是傳統的“大政府、小社會”模式,也就是在政府管理層面上,體現為極度發達的政府和相對弱化的社會。“大政府”的一個顯著表征,就是以設置大量的行政機構來加強地方或基層政權的建設,在社會生活中具有幾乎不受限制的權力,觸角無所不及,是“全能型”的政府。但事實上,“大政府”的治理效果弊端重重:一方面,因為政府機構重疊,人滿為患,生之者“寡”而食之者“眾”,帶來沉重的財政負擔;另一方面,往往造成與其它重要的社會組織如經濟、文化等組織之間關系的失衡,無所不能變成了疲于奔命,治理卻未必產生相應的效果。
“小政府”的“小”,不僅是規模小——機構精、人員少、效率高,而且是權力“小”,通過下放權力,逐步建立、培育各種類型的社會組織,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在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從而把政府從不該管、不善管、也管不好的領域中“解放”出來,集中精力帶領區域進行科學發展。順德新一輪改革的追求正是如此。根據他們發布的《關于推進社會體制綜合改革加強社會建設的意見》(征求意見稿),就是要借鑒香港、新加坡等地經驗,轉變政府職能,探索在專業性、行業性強的領域開展法定機構試點,并用法定機構的理念改造事業單位,構建依法獨立運作、自我管理和承擔責任、各利益相關方共同參與的管理機制。
大部制改革之時,順德曾經得到汪洋書記的高度評價,認為順德機構改革代表縣級城市,深圳代表大城市,“如果搞成功了,對廣東省下一步的改革有推動作用,對全國都有意義”。大部制改革使順德幾乎成為最為精簡的縣級政府,雖然這只是政府內部結構的優化,其本身所行使的職能并沒有減少,但大部制改革未嘗不可以視為實現“小政府、大社會”的前奏和鋪墊,此一番是大部制改革向社會領域的延伸。實行大部制必須建設“小政府”,建設“小政府”必須建設“大社會”。在此基礎上完善黨政運行機制,合理界定政府職能,提升行政效能,勢必能夠增強大部制改革的化學作用,建設公共治理型的責任政府。也就是說,推進社會體制綜合改革,是進一步完善大部制改革和簡政強鎮事權改革的必然之舉。如同順德區委書記梁維東所言,此次改革向社會放權,是基于社會建設滯后于經濟發展的一個現實需要,不僅是順德政府新一次的“自我革命”,更是順德政府的一次“自我解放”。
廣東靠改革發跡,靠改革壯大,改革是廣東的魂。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順德則是廣東的改革典型,早在1992年他們就已經是省的綜合改革試點。現在,順德再次擦亮改革闖關尖兵的牌子,保持了改革的勇氣和銳氣。形成“小政府、大社會”治理模式,是一場深刻的制度創新,堪稱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一環。因為社會體制綜合改革比以往的任何一次改革都更加深入,涉及到整個社會,無疑會有有艱難的道路要走,既有利益格局的束縛、傳統觀念的依賴,使改革勢必要觸及到更深層次的體制和社會問題。但是,社會要轉型,經濟要轉型,首先必須政府轉型,這一步必須堅定地走下去。
(編輯:柱子)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