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的小軒因為走路姿勢異常,爬樓梯費力等不適到廣東醫科大學順德婦女兒童醫院(順德區婦幼保健院)小兒神經專科就診。
在小兒神經專科診室里,彭流泉醫生給小軒做了詳細的體格檢查后,發現小軒走路鴨步、小腿雙側腓腸肌肥大、不能獨立完成下蹲起立動作、Gowers呈陽性。在詢問病史后得知,原來小軒的外婆腿腳不利索多年,舅舅幼年便癱瘓在床不能行走,小軒近幾年逐漸出現行走不穩,容易摔跤,活動耐力明顯下降,并伴隨著步態異常,因家在5樓沒有電梯,常常因為上樓梯異常費力而苦惱。
根據癥狀,彭流泉推測小軒很有可能患的就是杜氏肌營養不良癥(Duchennemuscular dystrophy,DMD)。檢驗單上高達17000的肌酸激酶更進一步證實了彭流泉的診斷。
據了解,DMD是最常見的、致命的、在兒童時期發生的遺傳病,多發于男孩,活產男嬰中的發病率約為1/3500,女性為致病基因的攜帶者。如果母親是攜帶者,那么她生兒子有50%的遺傳率,生女兒有50%的攜帶率。
和家屬充分溝通后,家屬同意給小軒和小軒的弟弟都進行DMD的基因檢測。一個月后的基因檢測結果顯示,兩兄弟都患上了杜氏肌營養不良癥。這個結果一下讓小軒父母無法接受,也不愿意配接受治療。
三個月后小軒的癥狀越來越嚴重了,活動3-5分鐘就出現氣喘、乏力,而家屬也終于逐漸從陰影中走了出來,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目前小軒已經開始在順德區婦幼保健院小兒神經專科進行治療隨診。
“許多DMD患兒在6歲前的肌肉力量和運動機能發育尚可,雖然比之同齡人仍有不足。但6歲之后就會開始出現進行性的肌力退化。如果不經治療,大多數患兒在11-12歲左右就不得不坐上輪椅了。”醫生介紹,DMD雖然可怕,但可以通過產前診斷來防控,降低發病率。如果在孕前檢測出某女性是DMD攜帶者,或者對攜帶者在產前進行絨毛或羊水細胞基因檢測,可以確定所懷的男胎是否是患兒,對患兒終止妊娠,可以大大降低發病率。因此,建議家族中有人患有DMD的女性做好相關檢查,降低缺陷患兒的出生風險。(順德區婦幼保健院供稿)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