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天,必是荔枝的高光時刻!一顆顆晶瑩飽滿的果肉嘬一口,舌尖瞬間蹦出滿滿清甜的汁水……太滿足了!大文豪蘇軾說:“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這不僅說明了荔枝有多好吃,也說明了荔枝是嶺南水果的代表。
你知道嗎?順德曾經是荔枝生產大縣。據《順德縣志》(1585年)記載:“塹負郭之田為圃,名曰基,以樹果木,荔枝最多,茶、桑次之,柑、橙次之......大者至數十畝”。荔枝種植的歷史很早就有,到了明朝中葉,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順德的荔枝種植業也規模不斷壯大,其中以陳村最有代表性。但為何現在我們在順德卻看不到多少荔枝樹呢?這跟近代鴉片戰爭爆發后中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有很大關系。
當時,依附于帝國主義的需要,國際上對生絲的需求激增,順德蠶桑業迅速崛起,桑基魚塘也就逐漸取代了果木業,導致荔枝樹、龍眼樹等果木不斷被砍伐。在陳村,荔枝樹、龍眼樹從明末清初的數十萬株到咸豐年間已銳減至十萬株左右。
辛亥革命以后順德荔枝樹就只剩一萬株左右,到抗日戰爭爆發前夕,整個順德的荔枝樹僅剩五百到六百株。抗日戰爭爆發時期,日寇由于汽油匱乏,于是強迫當地人民用果木燒炭代替汽油,又借口游擊隊潛伏在荔枝林里,到處砍伐果樹,于是,順德本就為數不多的荔枝樹就幾乎絕跡了。
目前,順德最古老的一株荔枝樹就在樂從良教村,從明朝就開始種植,至今已經有500多年的樹齡了。每年還是會開花結果,你有見過嗎?
編輯:覃海妮
來源:順德區檔案館等綜合整理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