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六
普通飲料宣稱有保健功能 虛假宣傳陷阱須警惕
【案情簡介】
2016年1月份,順德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收到朱老伯的投訴,朱老伯在2015年11月18日花30000多元購買了廣東某公司銷售的飲料,購買時商家宣傳這些飲料可以排毒、降血脂、降血壓、降血糖,買回飲料后朱老伯查看飲料包裝,發現包裝上無相應的保健食品標識,認為商家夸大宣傳了這些飲料的功效。11月23日,朱老伯致電給商家希望退貨,遭商家拒絕,于是朱老伯向順德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求助,希望介入處理。
【處理過程及結果】
該案的爭執點在于:1、銷售方在銷售飲料的行為中是否存在夸大宣傳的情況;2、飲料是否存在質量問題。經執法人員現場核查,該公司銷售的商品并非保健品,只是食品,符合法律法規對食品的規定,沒有質量問題;現場未發現虛假宣傳的行為,朱老伯未能提供該公司存在虛假宣傳行為的證據,工作人員只能從調解著手,后經多次與商家溝通和現場調解,商家最終同意消費者退貨的要求。
【案件評析】
本案中,朱老伯反映自己遇到虛假宣傳,但不能提供實質證據;在現場檢查時,順德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也未發現商家存在違法行為,故不適用《食品安全法》和《廣告法》查處,只能通過《食品藥品投訴舉報管理辦法》和《廣東省實施<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辦法》進行自愿協商調解。
【提示】
近年來,隨著老年人的健康意識不斷提高,部分商家會利用信息不對稱性,向老年人推薦一些保健品,且對保健品作夸大宣傳保健功效,欺騙老年人購買,而且這些保健品的價格往往不菲。
提示廣大老年消費者:1、不要盲目參加所謂的免費體驗、免費參觀、免費旅游等活動,不要購買無保健食品標識的非法保健品;2、如果感覺身體不適或有疾病,不能用保健品替代藥品,而應該到正規醫院檢查治療,以免延誤病情;3、對于已經購買的或者意向購買的保健品,要觀察商家銷售的保健品是否有保健食品標志(俗稱“藍帽子”)或者可以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頁下的“數據查詢”欄目驗明其真偽。
順德城市網(www.006323.com)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