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8月31日-9月06日
出品:順德城市網
執行主編:陳琴琴
編輯: 潘潔玲 湯海殷
- 壹周匯聚
2015年 /8月31日-9月06日
出品:順德城市網
執行主編:陳琴琴
編輯: 潘潔玲 湯海殷
“孩子可以上學了,開心、激動!”以往的開學季總會令家住杏壇的沈女士愁眉不展,然而今年的開學季,沈女士的臉上卻掛滿了笑容,因為患有孤獨癥兒子的求學之路終于不再碰壁,隨著順德融合教育的開展,特殊兒童可以進入學校資源教室隨班就讀了。
今年2月份,《順德區適齡重度殘疾兒童少年送教上門服務工作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正式出臺,順德特殊兒童融合教育之路隨之正式開啟。隨著該項工作的不斷推進,如今9月份開學季到來,順德一部分學校融合教育班和資源教室陸續開放,順德融合教育工作的開展也進入了實操階段。
那么順德融合教育的開展情況如何?過程中碰到了哪些問題和挑戰?又將如何破解呢?近日,順德城市網記者就此進行了走訪了解。 [詳細]
“有了認同感,他們才會常回家”
——9月2日,大良街道北區社區榮獲“全國僑務工作明星社區”舉行揭牌儀式,同時,全長約80米的僑文化長廊也掀開神秘面紗。
順德華僑不少,要運用好華僑資源。與華僑的聯系不能僅僅依賴于情感基礎,順德還應該搭建更多互利共贏的平臺,營造更多有利于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事業發展的環境和條件。尤其是落實僑務政策,保護他們在順德的投資、經商、置業等。
“規劃管理更要注重長遠化”
——8月30日,“領略順德幻境之美,網友體驗鎮街行”第六站——佛山新城、樂從站活動開始,二十多位網友走進新城樂從。
城市建設和管理最重要的是具備前瞻性。就比如佛山新城、樂從綜合管廊。這樣一個巨額投資建設而成的管廊更需要有前瞻性的眼光,需要考慮到城市未來發展的可能。要不然管廊建成了,依然無法避免拉鏈路的出現。
“重啟開筆禮,希望更好地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8月30日上午,2015黃連社區在倉沮圣廟重啟銷聲匿跡多年的“開筆禮”儀式。
重啟開筆禮,我們不能僅僅注重形式,更要將開筆禮所蘊含的傳統文化精神傳達出去。而這種精神的傳承并不能僅僅依賴開筆禮,更需要學校潛移默化的教化、去影響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