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9日 - 2015年1月4日
出品:順德城市網
執行主編:周楚儀
編輯:賴莉芳 潘潔玲 方光輝 覃海瑜
- 壹周匯聚
2014年12月29日 - 2015年1月4日
出品:順德城市網
執行主編:周楚儀
編輯:賴莉芳 潘潔玲 方光輝 覃海瑜
從聽到小升初要面談這個“風聲”到今日,時間剛好一年了。隨著各學校小升初面談方案的出臺,學校、家長及社會人士的猜測也有了基本的答案。各大學校設置了不同的方式,但面試的時間都有限,對此,家長擔憂:幾十分鐘內就能夠判定一個孩子的好壞嗎?
2014年12月30日,順德區各民辦初中公布招生面談方案,隨著方案的出臺,雖然大方向已經塵埃落定,但涉及孩子的未來,對于學校的方案,家長定是不放過每一個細節。家長馮志偉提出,校方應該在面談與筆試兩種方式中尋找平衡點。“畢竟人都有看走眼的時候,幾十分鐘的面談就判定一個孩子的品行、素質,確實讓我們家長不放心。”也有家長認為,縱使再完善的制度也不可能十全十美,制度需要經過實踐檢驗的,新制度也需要空間和時間去實施和完善。學校也希望家長以一種健康自信的心態來迎即將到來的面談。...[詳細]
“平時每天就10人左右過來獻血,周末最多也就18人左右,但今天兩個小時內就有30人過來獻血,全體共53人參與獻血。”
——大良上東獻血點的梁醫生表示,對于此次“獻血”的呼吁,市民都十分積極地參與了進來,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和愛心。
一座城市的人文情懷在遇到災難的時候是明顯表現的。在富華爆燃事故后,很多人加入了獻血的行列,無它,其實就是一種愛的表達方式。不過,這樣的愛心行動其實也應該成為常態。
“幾十分鐘的面談判定一個孩子的品行、素質,讓我們家長抱有懷疑,但長遠來看,對培養綜合素質的孩子有一定的幫助和引導。”
——12月30日,順德德勝學校、廣東實驗中學順德學校、順德一中實驗學校等順德區9所民辦初中全部公開了小升初面談方案。
對于小升初面談方案,市民網友褒貶不一。但目前來說,教育革新仍處于嘗試、完善階段,對于新的政策不必盲目支持,但也無需不敢嘗試,需要有敢于在摸索中完善的積極態度。
“平時不能照顧到家中的母親,現在高鐵開通后工作不是很忙的話,周末就有時間回南寧探望她老人家,高鐵真的很便捷!”
——今年30歲出頭的張鋒2010年從廣西南寧來到順德打工,他們一家三口租住在順德大良郊區里,已經一年沒回老家探親了。
家人團聚本是正常的事情,可由于交通建設的不完善,讓很多人的這一心愿實現變得困難。因此,交通建設不僅是作為城市發展的一項重要建設,同時也是一項體現著人文關懷的民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