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場主持:聶鵬
(順德城市網主編助理)
因為愛!所以表達……
這是“聊順德”之所以誕生的最原始的初衷。
這是一個聊場,只要你愿意,這里可以聽到你想表達的聲音;
這更是一個情場,因為對這座城市的情懷,我們關注并思考著這座城市的一枝一葉;
這就是順德城市網為您奉上 “聊順德”的初衷,不掩真性情,且有智慧閃現。
當然,作為一場紀實性的聊天實錄,僅緣于現場碰撞的火花和即時的反應與表達,這樣的談話難免有不到位、不全面之處,但我們的態度卻是認真且投入的。
好了,閑言少述,我們開聊吧!

梁國鋒
順德區文化體育局副局長
葉滿儒
順德區政協委員、李兆基中學老師
王燕兒
順德小金鳳藝術團團長
順德黎叔
網友嘉賓
-
梁國鋒
地域有限、開放無限。順德畢竟只有500多年歷史,只有806平方公里,如果開放了,那情景就不一樣了,市民可以更多享受順德以外不一樣的文化。
我們說粵劇五大流派,順德占其三,這已經是過去了,我們現在談論的順德文化更重要是要體現現在、體現未來,才是更有價值的。
-
葉滿儒
“廣佛同城、文化先行”我覺得這個理念的提出,提得很恰當,廣佛同城本身就是基于一種文化之上提出的策略,這種決策首先是文化的指引。
我們的文化活動不要大,但一定要多、要方便。看的人多了,隨著氣氛的濃厚,人就會逐漸改變。政府要做的就是營造氣氛,有了這個條件市民素質就會改變。
-
王燕兒
我們中國人只滿足于說,這就是傳統文化最糟粕的東西,把話說好就可以不管你怎么做。我們的文化順德,也應該就是要看今年什么東西改變了,不要看規劃,就看實實在在的東西。
我們首先是培養起觀眾,像廣州補貼買票,出售低價票,以培養市民買票看演出的習慣。政府補貼讓每一個市民都買得起的票,一個城市的劇場,每天有戲演,每天有市民看,這就是文化之都。
-
順德黎叔
順德文化工作更多的是要注重順德的元素,講述好順德故事,特別是文化創作上要表現順德元素,講好順德的故事。
現在城市樓盤越建越多,也越來越沒有個性了,什么是順德元素,這是要政府去牽頭研究,進而在城市建設之中體現出來。而且,順德文化也要談收益,不只是買單,我們自己的東西也要成長起來。

-
沙灣往事的啟示
看文化順德的開放與先行順德城市網: 最近一部《沙灣往事》在順德上演后,觀眾熱議、好評很多,也有網友從沙灣往事的轟動效應來反思順德文化的建設,大家是怎么看待這一部劇的?
王燕兒: 《沙灣往事》首次公演版我看過,以前覺得戲劇表演削弱了舞蹈,愛情渲染太多,但不知道現在改成了什么樣子。我最喜歡它的舞美設計,如果打100分,舞美能占到70分,屏風的設計變化得很巧妙,絕了,圈內也一片贊揚聲。
我要補充一下,《沙灣往事》不是番禺的作品,是省歌舞劇院的,只是用番禺的題材,與番禺本身的創作沒有關系,用番禺的題材,不等于是番禺的作品。
梁國鋒: 《沙灣往事》算是近幾年廣東“可遇不可求”精品之作,反映的是地道的廣東文化,《沙灣往事》從地域、底蘊都是取材于沙灣,它表演的氛圍也都是地道的廣東文化。沙灣往事就算是拿錢COPY也不一定能復制,它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產物。
順德城市網: 我們且不管是省打造,還是用了北京演員,但最終的成績卻是沙灣的。最近,順德也提出了“廣佛同城、文化先行”這么一個概念,沙灣往事也是在開放的思維下引進的,先聽聽大家對這個概念的看法。
黎叔: 廣佛同城其實已經提了很多年了,但是過去文化的措施并不是太多,為什么能夠創造出《沙灣往事》,為什么出不了大良往事?我們還是缺了臺下十年功的環節,我們順德在創作上要加大投資的力度。我想呼吁下,臺上精彩順德做得很不錯,文藝活動很多,但也要多關注創作的環節,關注創作人才、創作培育,這一塊是比較重要的。
葉滿儒: 我覺得這個理念提出,提得很恰當,廣佛同城本身就是基于一種文化之上提出的策略,這種決策首先是文化的指引。現在的問題是已經提了很多年的“文化先行”,但是,大眾感覺得到的文化氣氛好像沒有得到多大的改變,部門究竟做了哪些具體的事情?我們作為一個市民,好像沒有太多感受得到文化的氣氛,這里有三個參考。首先是作為順德人,他們生活在順德對順德文化的感覺比較單薄。
其次,當我們走出順德的時候,在國內其他地方感覺到的文化很濃厚。最近,我剛剛從深圳、東莞回來,東莞的文化氣氛感受也要比我們濃厚,東莞的文化場館設施,宣傳東莞歷史文化的場所有很多,我們作為老師,帶學生去感受文化就比較方便。近些年,順德也有了博物館可去,但是還是不夠的。
第三,外邊的人來到順德,他們的感覺怎么樣?我去年介紹一位老師來順德,在中學教書一年就走了,原因就是他認為順德文化氣氛不夠濃厚。
梁國鋒: 最近強調的還是開放的思維,我們在這方面也做了舉措,引進《沙灣往事》、與廣東粵劇院的合作等等,這都體現了文化開放的思維,傳達出的是OPEN,地域有限、開放無限。順德畢竟只有500多年歷史,只有806平方公里,如果開放了,那情景就不一樣了,市民就可以更多享受順德以外不一樣的文化。這也與新區委區政府施政理念的高度對接,今年整個開放思維貫穿區委區政府的工作報告中,也證明了“廣佛同城、文化先行”是正確的,在文化開放上會有理念、舉措上突破。
-
文明視野
文化順德的深層次思考順德城市網:從傳統文化培育方面順德這么多年也一直建設,剛才葉老師也談到了市民可能沒有感覺到太大的變化,但文化藝術發展中心工作做了很多,北滘的文化中心等鎮街文化傳播也一直在做,市民為什么沒有感受呢,文化順德建設深層次的挑戰是什么?
葉滿儒:這幾年順德在文化建設做了很多工作,比如中心演出、博物館開放,但是有一個問題就是“還不夠”。我們的文化活動不要大,但是要多、要方便,方便市民、學校展開活動參與,這樣效果會更加好。
王燕兒: 我在這幾年曾發表過這么一個觀點,一個城市要有文化,不僅是藝術人文化人創作一批作品,更重要的是文化一定是扎根在市民的土壤里,才能長出繁花茂葉。就以《沙灣往事》演出現場為例,在開演前,劇場一再提醒不能拍照,以免影響演員,還有版權保護的問題,但很多人都不遵守,這種痛苦是無法形容的,一個城市要有文化,廣大市民首先要有文化自覺,如果我們連對舞臺藝術的尊重都做不到,還談什么文化建設!
葉滿儒: 這個一下子做到是很難的,折射的其實是一個教育的問題,涉及到養成教育的問題。
梁國鋒: 王老師談到文明應該是一個很沉重的話題了,可以說是“任重而道遠”,我們不要說全中國同胞達到這個目標路子有多長,就是順德這么發達的地方,還有很長的路子要走。這方面是一個綜合的教化養成過程。而且也與大環境的改造提升有關,就像一個地方干凈了人們就會自覺愛護這里的環境,如果基礎配套環境不行,人也會受到影響。物與人也是不可分割的,有“物”作為養成的基礎,整個社會的秩序才會好。
王燕兒: 我們中國人只滿足于說,這就是傳統文化最糟粕的東西,把話說好就可以不管你怎么做。就包括我們文化順德,就是要看今年什么東西改變了,不要看規劃,就看實實在在的東西。
-
文化需求
發揚順德特色、講好順德故事順德城市網:目前整個順德重點提出了城市開放,而文化作為對外交流、對內教化的重要一方面,而且,從沙灣往事的效果來看,文化的吸引力還是很強大的,順德迫切需要發展順德文化,但是,我們到底需要什么樣的順德文化?
黎叔:順德文化工作更多的是要注重順德的元素,講述好順德故事,特別是文化創作上要表現順德元素,講好順德的故事。另外,順德城市視覺上一定要有順德元素,像豐華路、佛山剪紙畫廊就很好,順德視覺上也要有自己的東西。現在城市樓盤越建越多,也越來越沒有個性了,什么是順德元素,這是要政府去牽頭研究,進而在城市建設之中體現出來。
王燕兒: 沒錯,現在順德城市設計沒有表現出個性。我們小金鳳藝術團近年出國演出專門編排了香云紗的節目,我們帶出去的作品都是中國元素、嶺南風情。我們剛剛從澳大利亞回來,一群孩子演了個《扮花旦》,因為順德是粵劇的發源地,曲藝之鄉。我們帶出去的一定要是順德的東西。
葉滿儒: 我也認同主要是要挖掘順德特色的東西,順德其實還是有東西可挖的,我關注的地方,比如高坎路附近,里邊有一片老房子,已經沒有人住了,都是石板、石頭的街巷,開發出來作為順德古建筑群,可以成為一個很好觀光的地方,也可以是經營的地方。那一片老建筑是很有歷史味道的地方,可以給游客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如果拆除了就很可惜了。我想,那里要比石灣還好,畢竟石灣有很多新建筑錯落其間了。
梁國鋒: 我們以開放思維發展城市,文化也要體現多元性,順德已經不是三、四十年前的順德,如今順德匯聚了很多來自全國各地、世界的精英,決定了順德文化必須是多元的,能夠滿足不同群體層次需要的。而且,文化也必須體現順德特色,這是由順德歷史底蘊決定的。
-
支招文化
文化活動“要多、要方便”順德城市網:文化需要政府扶持,傳統文化培育方面順德這么多年一直在做,也請大家來支支招,怎么樣更好地演繹文化順德的精彩?
葉滿儒:我們的文化活動不要大,一定要多、要方便,看的人多了,隨著氣氛的濃厚,人就會逐漸改變。政府要做的就是營造氣氛,有了這個條件市民素質就會改變。在課程上,順德自己可以編寫行為規范道德修養這樣子的課本,然后在中小學開展市民修養的教育,現在有誤區是一說到道德修養就拿古代的東西來講,我們要拿現在的東西出來。
順德在文化建設上,還有很多的事情可以做的,順德是歷史悠久的地方,歷史事件遺跡都不少,很多東西都可以作為做成順德很響亮的品牌,類似順德的名片,比如杏壇的永春拳。
永春拳據說就是起源于順德,葉問的師傅是杏壇的,葉問學到的也只是一部分,我們杏壇保留下來的套路比葉問掌握的還多。世界上的武士愛好者也想學這些東西,這是可以做大的,甚至做成永春拳的國際性培訓基地。
王燕兒: 文化場館要多、要方便,我認同葉老師的說法,我們看小小的澳門就有海事、紅酒博物館等6個博物館之多,歐洲城市經常是走沒多遠就有博物館了。
梁國鋒: 現在在順德注冊博物館共有4家,大大小小的藝術展覽館共有三十多家,書畫展、陶瓷站都有很多文化活動,都是順德地道的老板做的,這也是一種文化。
2015年區委工作報告中提到了說,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要大力弘揚傳承龍舟、粵劇等優秀的傳統文化。龍舟、粵劇這兩樣是最有代表性的,也是最有順德特色的。我們就這兩個項目,推出了龍舟文化研究會,全方位的研究,其中涉及到龍舟的一系列的層面。我們也向社創中心提出,要組織力量去全方位的研究。最終,還是會以活動為載體,舉辦好第四屆龍舟文化節,龍舟節的開放程度更加高,不僅是順德的隊伍參加,還有南海、番禺,甚至國外的隊伍參加,更加體現廣佛同城文化開放的理念。
不久前,我們與廣東省粵劇院簽訂了協議,引進省的粵劇劇目來順德演出,通過省粵劇力量培訓現有的團隊,培養尖子的人才,借助他們力量,來推動順德粵劇的發展。我們說粵劇五大流派,順德占其三,這已經是過去了,更重要是要體現現在、體現未來,才是更有價值的。這幾年粵劇拔尖的人才不多,有青黃不接的現象,體現在精品創作上缺乏。我們希望通過優秀劇目來反映順德特色。
我們還將建立粵劇的傳承基地,利用粵劇院的師資,在承德小學建立傳承基地,讓青少年更早接觸粵劇,培養參與的人群。現在何享健基金會在2014年扶持了15個文化保育項目,我也希望把粵劇的傳承基地、龍舟傳承納入其中。然后,在順德職院建立粵劇的培訓中心,培養順德的粵劇人才,通過粵劇博覽會的活動來推動順德文化的發展。我們的民俗很深厚,“順德祠堂南海廟”,我也在構思怎么發揚好順德祠堂。
王燕兒: 順德畢竟是粵劇之鄉,但是至今沒有名作,按照順德的經濟條件,要成立支持一個粵劇團并不困難,然后向全省招生找苗子,將尖端的人才招進來,創作作品打響它。順德是曲藝之鄉,現在連隊伍都沒有了。
-
更接地氣
文化順德還需要培育市場順德城市網:這里可以借鑒順德樂從家具龍舟隊的經驗,順德龍舟隊歷史幾經起伏,自從順德龍舟訓練基地設在樂從后,在樂從黨委委員蔡遙炘的帶領下,后續的管理、維持不斷完善,開拓出了目前國內國際上的地位。現在隊伍的成員也是從各地引進,在省市國家世界舞臺上都拿到很不錯的成績,可以說,短短幾年時間,順德龍舟通過職業化、市場化的運作,龍舟文化激活了。
黎叔:粵劇機構我看還是要市場化運作,政府購買主導就是倒退回去了,其實順德民間的力量還是很雄厚的。
梁國鋒: 這個提議很好,最近很多冠名的企業,有沒有可能通過冠名去做一個粵劇團,而且粵劇團比合唱團有優勢,粵劇團可以走市場。就像樂從家具龍舟隊得到了樂從企業的冠名,也一樣做得紅紅火火。
王燕兒: 國內國家級的劇院,國外一些著名劇院我都去過,我們首先是培養起觀眾,像廣州補貼買票,出售低價票,以培養市民買票看演出的習慣。政府補貼讓每一個市民都買得起的票,一個城市的劇場,每天有戲演,每天有市民看,這就是文化之都。
黎叔:沒錯,就像現在拍微電影都是賠錢的,為什么還在拍,這是市場培育的過程,現在拍微電影往后可能就就會有大電影出來了。粵劇方面我們政府可以做一個平臺,演其中一段,按照新時代、新說法來做,通過政府征集評選,這就是市場的培養、發掘。
順德城市網: 一個時代要有一個時代的作品出來,首先培育起市場,打造平臺出來,慢慢地就會培養、發展出順德的舞臺,這樣子的文化推動更接地氣。
黎叔:談到接地氣的問題,之前華語文學傳媒大獎落戶順德,但是順德本土的參與度不夠,存在兩張皮現象,沒有對接好。我們去了現場就是跟著名家“遛彎”,現在我們自己文學圈的人的都已經不去了,去了就跟著他走而已。而且,順德文化也要談收益,不只是買單,我們自己的東西也要成長起來。
順德城市網: 要考慮它能為順德帶來什么,順德有什么土壤、群體接受它,其間出現了斷層的話順德受益必然會有限。
王燕兒:現在順德就沒有這個土壤,順德氣候沒有形成,辦這樣子的活動沒有意義,沒有土壤它就算落戶下來了,也發不了芽。
-
結語
順德城市網:圍繞文化順德的方向、具體推動大家思考了很多,我們聽到了很多實際的東西,也有很多可以去嘗試建設的地方,很感謝有大家的思考,將順德文化的聲音傳播得更加廣闊、深入。聊場最后,大家來談談對順德文化的期待。
梁國鋒:其實開放不僅僅是地域開放,順德本身也有開放的理念,充分利用社會一切的資源,扶持壯大社會組織,希望能夠讓社會組織承擔更多政府公共服務的功能,能夠形成政府與社會組織協同共進。文化也要充分發揮社會各種力量,通過協會組織、專業人士等各方的力量,共同打造文化順德。
葉滿儒: 地方的文化是多元的,順德也不例外,我們在挖掘我們的文化特色的同時,要通過各種途徑展示我們的多元文化,讓市民受到熏陶,讓市民的素質不斷得到提高,這也是我們推文化的目的。
王燕兒:文化順德我有使命感,我抱著感恩的心在做。是順德讓我的理想有平臺、有落點,如果我在順德以外可能沒有機會,不一定有這個土壤。盡管有很多事情我沒有力量改變,但我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實實在在的去做,能改變一點是一點。更努力用精彩的表演把順德文化一點點帶出去。
黎叔: 我四個“詞”概括,前瞻思維、科學規劃,小處著手、穩步推進。

力量:順德文化活動雖然枝葉繁茂,但內涵不深。比方說各種砸錢的演出接二連三,可仔細思考,這些曇花一現的表演,能給順德帶來什么,留下什么?順德更需要自己的文化隊伍,需要文學的滋養。比方說我們在省內談論到文化,一定會說那里有什么好民俗、好的建筑、出了那些名人、出了什么好的作品(文學、曲藝、書畫、民間工藝、攝影等等),而這些好的東西,最終也是通過文字和文學作品載入史冊的,打鐵還需自身硬,我們更需要自己的強大。誠然文化交流,請其他區域代表來演出、來交流,是必要的,我要表達的是,培養自己的文化隊伍、文學隊伍是目前最緊迫的任務。
笑忘:一直在糾結順德文化到底是該高大上還是平民化,更符合市民感受文化的訴求則要平民化,能打動市民去接觸去參與。但更好的文化精品需要包含更多的內涵,但這些普通百姓懂不懂得欣賞是一個問題。
曼徹斯特:順德有那么濃厚的文化底蘊,包裝和創新是很重要的。符合現在人們的審美觀或者說適應當今人們的閱讀習慣和咨詢獲取方式,相信順德文化能引起更多人的共鳴及參與的。
得閑及及:文化發展,很重要的一點是交流學習,不管是順德文化走出去,還是其他文化走進來,都不能只是表演完就沒有了,還是要多點意見交流才有進步的。
鎖壞了:省文化或者全國的文化省事到順德來表演,一方面說明了順德有這樣的舞臺,另一方面也說明了順德城市的魅力,文化的魅力,因此,接下來,順德文化向外推廣是很重要的。
開摩托:順德的優秀文化團體還不夠,沒有人傳承,文化再好也是走不遠的。
褲子穿反了:上周六,文藝中心舉辦了場“文化晚會”,說實話,很震撼,看到了我一直很想看的幾個好節目,把節目融入生活中去,猶如一場歌舞劇,但可惜,能看到這場“文化大餐”的人并不多。
話咒:也許文化太接地氣,最后想看的人就更少了。畢竟看著高大上的,與自己生活有差別的東西,才會有人去看啊,這也就是所謂的獵奇心理,在露天的場地去傳播順德文化,效果其實不一定有。
世界美食之都,順德如何闖出新未來?
雖然已經過去了幾個月時間,但我們依然記得那激動人心的信息——2014年12月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網宣布,順德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創意城市網絡組織的成員,并獲得“世界美食之都”的稱號。順德成為繼成都后中國第二座獲得這一榮譽的城市。
生活在順德的人肯定都十分喜愛順德美食,而廣東素有“食在廣州、廚出鳳城、味在勒流”這樣的美譽順德也是當之無愧,順德能夠獲得“世界美食之都”就是最好的證明。那么,面對這樣一塊彌足珍貴的金子招牌,順德獲得“世界美食之都”稱號后將會有怎樣的作為?目前,外界還沒有看到有關政府對此的相關報道,但已有不少網友在熱議,著急發問:世界美食之都,順德如何闖出新未來?